深圳大手笔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最新出台的政策提出:减负降成本、实现新增银行信贷规模、实现新增民营企业发债等均为1000亿元以上,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深圳市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记者获悉,深圳市政府制定的《关于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昨日正式印发,以更大力度、更优政策、更好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五条举措条条都是“干货”
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若干措施》包括五条举措。
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从落实税收优惠、降低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缴费、加大工会费返还、降低用房用地成本、清理供电加价、整治“二房东”等方面为企业降负减成本。
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从扩大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推动小微企业还本续贷无缝对接、完善考核机制、加强民营企业发债支持等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建立长效平稳发展机制。在缓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工作基础上,扩大基金规模,将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纳入支持范围,加强民营企业重大危机及民营企业家市外纠纷应急协调处理。
支持企业做优做强。对民营企业实施梯度培育,加大对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的引进、培育和支持力度,支持百强企业符合产业导向的重大项目在深圳投产落地,促进重点民营企业扎根深圳,推动民营企业上云。
优化政策执行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公平竞争权利,完善行政执法,加强企业信用修复,客观看待和依法妥善处理民营企业历史问题,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
“四个千亿”支持力度大
《若干措施》重点内容可概括为“四四三二”,即四个千亿、四个计划、三个机制、二个平台。
减负降成本1000亿元以上。《若干措施》在降低税费、用地成本、用电成本、物流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等基础上,提出新增“三降一缓一返还”,即至2019年底阶段性降低企业医疗保险费率1个百分点,降低失业保险费率0.5个百分点,降低工伤保险费率30%;亏损满1年的民营企业,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同意,可以申请缓交住房公积金;提高工会费对小微企业工会的返还比例,由60%提高到70%。通过以上各项措施,实现2018年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超过1000亿元。
实现新增银行信贷规模1000亿元以上。深圳将“深圳市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由20亿元扩大到50亿元,覆盖对象由中小微企业扩大至非法人小微企业主及个体工商户。据悉,资金池资金对银行机构为深圳上述经济主体放贷形成的不良贷款总体按30%的比例给予风险补偿,提高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容忍度,撬动新增银行信贷规模1000亿元以上,有效缓解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实现新增民营企业发债1000亿元以上。用好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参照央行信用背书中债增模式,安排100亿元发债增信资金,为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增信资金支持,建立多方风险分担机制,增强投资者对担保债券的信心,降低民营企业债券发售难度和发行成本,推动新增民营企业发债1000亿元以上,帮助我市更多民营企业通过发债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