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江津区按照功能定位,主动融入重庆大都市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大棋局,他们用“融城”思维,树立三个意识,打造了区域经济发展“融动力”,让人欣喜。
大局意识,打造规划融动力。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时代,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不能孤军奋战,都必须有大局意识,都必须与其他区域牵手连心,抱团发展。江津根据自己的独特位置确立了“一轴两翼”发展规划:以双福新区、滨江新城、几江半岛为南北走向的城市发展轴,以拥有较好区位、交通和产业发展优势的珞璜、德感为东西走向的城市发展两翼,计划用5到10年时间基本形成同城发展、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这是“融城”思维大局意识的产物,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只有认识大局,利用大局,服务大局,才能迈进共同发展的大时代,实现自己的发展腾飞。
链接意识,打造交通融动力。“融城”需要有“链接意识”,什么是“链接意识”就是要发展交通,用交通把本地与其他地方联通起来,融入到时代发展的经济大潮。交通就是融城的筋脉,交通融动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鲜活力量。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通的江津珞璜“水公铁”交通枢纽正在加紧建设,江津筹资建设双福新区连接绕城高速的珊瑚大道,滨江新城连接绕城高速的西江大道,使绕城高速进入江津城区,轨道交通也进入了江津与大都市区互通中。江津区域内的交通干道,也在加紧建设。今年7月,江津几江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将几江半岛至滨江新城的距离,由过去的18公里缩短至1公里。还通过南北大道、西江大道,将滨江新城、几江半岛、双福新区、德感工业园等组团连成一片。等等,四通八达的交通犹如区域经济血脉,内外流畅,必然经济发展更昂扬。
特色意识,打造产业融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产业上,融城不是空城,是一座产业之城,在这里,关键是要抓住自己的个性特色,打造产业融动力。近年来,江津在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配套产业的发展中,已形成东风小康、潍柴汽车、铁马专用车、北汽特种车等多家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及上百家配套的汽车产业集群,成为重庆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产业是江津正在形成的第二个千亿级工业产业。现代服务业也成为江津的一项大产业。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江津的产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色,成为强大的产业融动力,必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振翅高飞,更好,更快,更高。
利用大棋局树立大局意识打造规划融动力,利用大战略树立链接意识打造交通融动力,利用大产业树立特色意识,打造产业融动力,重庆江津的“融城”经济必然在“融动力”的促动下更加精彩的发展。经济发展,有“融”乃大,打造区域经济“融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力量,笔者期盼在更多地方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