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投集团总经理陶迅向第十六届西博会的参会者介绍,加上已经开通的蓉欧快铁中线和南线,这一跨境班列网络已然“横跨欧亚大陆”。
这是在成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布局。如今,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以大开放的格局融入“一带一路”。在同一天举行的成都市投资环境说明会暨国际合作园区项目对接会上,成都签署了19个战略合作协议和重大项目投资协议,协议金额达1586.3亿元,包括美国戴尔深化战略合作、中德四川成都创新产业合作平台投资基金等。
“这次西博会有380家德国企业和300个工作人员参展,我们可以利用西博会,进一步向德国企业介绍这里的投资和发展机会,找到交流合作的机遇。”德国副总理兼联邦经济能源部部长西格玛尔·加布里尔在开幕式上所述,已然成为西博会的主旋律。
“蓉欧+”谋划时空新格局
资料显示,蓉欧快铁目前已初步构建起“一主多辅、多点直达”的跨境班列网络。除即将开通的北线外,中线是成都至波兰罗兹,于2013年4月开通,通行时间为10天。南线是成都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于今年9月开通,运行时间约15天,这是我国开通的第一条南线中欧班列,进一步覆盖中亚、西亚、南亚及南欧地区。根据相关规划,今年,蓉欧快铁要开行400列以上;到2017年,蓉欧快铁将开行1000列以上。
不仅是跨境班列,蓉欧快铁在国内也实现了“联通东西”网络格局:去年8月,蓉欧快铁延伸至厦门,开行了厦蓉欧班列,这是中国唯一由自贸区开出的中欧班列。目前,国内已开通“厦蓉欧”“深蓉欧”“昆蓉欧”“甬蓉欧”成都至宁波等班列。
今年3月,蓉欧快铁开出首个企业专列“TCL专列”。之后,联想、敦豪货运、飞利浦、沃尔沃、戴尔等,纷纷加入与蓉欧快铁合作的行列。
同时,围绕蓉欧快铁,成都提出“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三年内将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成为全国功能设施最完善、通达能力最突出、通关服务最便捷的国际铁路港,加快打造贯通欧亚、通江达海的“一带一路”大走廊。目前,国际铁路港已吸引了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综合贸易等多家企业入驻,在西博会期间,该港口签约21亿元,包括新材料、汽车制造等4个重大项目落户,并带动格力、联想、戴尔等企业加速向成都转移适欧产能。
在今年8月,四川获批设立自贸试验区,“蓉欧+”战略与自贸试验区的双重效应叠加,以其独特优势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蓉欧+’就是把成都对外的通道全部打通。”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表示,“蓉欧+”战略,无论是空中的丝绸之路,还是陆地上的丝绸之路,都是希望把成都建成连接泛欧和泛亚的交通物流枢纽,形成成都国际物流通道上更大的合力,让资源全球化配置有了更价廉、更高效的选择。
与此同时,成都正在加快打造“空中走廊”。数据显示,作为“航空第四城”的成都,已开通的国际地区航线数量达91条,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多的城市。尤其以欧洽会为推动,近年来蓉欧合作交往日趋紧密,成都与法国蒙彼利埃、德国波恩、意大利巴勒莫等13个欧盟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开通直飞巴黎、法兰克福等欧盟城市的航线5条,欧盟主要国家在蓉投资企业达363家。
“使得我国中西部地区与欧洲的经贸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成都作为内陆开放型城市的建设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步伐在时间和空间上赢得先机。”陈仲维表示,成都将由此推动构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战略规划。
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成都正在加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全面提升国际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紧密度,打造内陆开放型高地和国家门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