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召开推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科技争投”行动推进有关情况。
2018年,宁波出台了《推进“科技争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高标准提出了“两迈进、八倍增”赶超目标,部署实施“一转六大”创新行动。据统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技术交易额、引进高能级大院大所和顶尖人才数量等指标均完成2018年度目标。其中,全市R&D投入强度预计提高到2.6%,2018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首破千亿元大关。
“民营经济是宁波最大的亮点,广大民营企业更是‘科技争投’的主力军,通过重大专项撬动、研发后补助等途径,去年,全市企业科研经费投入显著提升,尤其规上企业研发支出增加了20%,全市R&D投入强度预计将提高到2.6%。”宁波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介绍,作为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宁波R&D支出占GDP比重仅为2.4%左右,而厦门、武汉、杭州、合肥、南京等城市均已超过3%,深圳超过4%,西安则是5%。创新实力不强,成为制约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短板。
“科技争投就是要通过3年左右时间,通过创新平台能级提升、重大科技攻关、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开放合作和创新生态优化等五大创新行动,让全市科创能力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提升。”该负责人表示。
具体来说,2018年,宁波通过科技争投在5个领域取得了突破。
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实现新突破。2018年,宁波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圆满完成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制定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知识产权导向目录2个,投入运行全国第8个、全省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慈溪市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居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六位、全省第一位。
布局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实现新突破。甬江科创大走廊、前湾新区列入全省大湾区建设七大战略平台。相继引进共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等高水平大院大所10家,其中5家已落地,数量和能级均实现新突破。
引进培育创新型人才团队实现新突破。成功引进中科院院士柴之芳,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黎念之,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朱志伟,浙江大学教授储健等一批顶尖人才,新引进全职国内外院士9名,“甬籍院士”全职回归实现零的突破。引进支持“3511”产业和智能经济领域项目148个,“3315计划”人才姚力军获全市首个省科技创新重大贡献奖。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