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的“一号改革工程”,今年以来,深圳先后出台了营商环境改革“20条”,推出300项“不见面审批”,打造建设投资项目审批“深圳90”品牌,实现90%行政许可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三分之二。
12月3日,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指出,深圳营商环境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深圳每千人注册市场主体、新增市场主体数,均为全国第一。
改革者进、开放者强。
不仅仅是营商环境改革。六年来,深圳经济特区牢记嘱托,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谋划推动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
六年来,深圳积极抢抓“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打造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等重大开放平台。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综合改革、辅警制度改革,41个国际客运航点覆盖20个国家,“鹏友圈”影响越来越大……
一项项改革开放举措的实施,带来了深圳不断提升的发展质量和不断壮大的经济体量,更为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写下生动注脚。
“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指示要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不断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11月12日,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时说。
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举得更高更稳,坚定不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根据部署,深圳将以更大力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深化与港澳合作,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上做更多工作,拿出更多举措;以更大力度全面扩大开放,对照省“实体经济新十条”“外贸十条”等,研究细化扩大开放新举措;以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认真落实国家级试点改革,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重点在营商环境、机构改革等方面形成突破。
12月4日,深圳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4个“千亿元计划”。深圳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建立精准全面企业服务机制的做法,再次赢得高度关注和肯定。
深化改革开放,深圳打开新境界。
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纵横自有凌云笔,于深圳,这支笔是创新。
六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光启、腾讯两家深圳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加快创新发展。六年间,总书记高度关注深圳创新发展,在今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更是指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总书记的褒奖,既是肯定和鼓励,更是压力和责任。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经济特区,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特别强调“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