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工业加速跑 从“制造”奔向“智造”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9-05

  目前,南宁共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9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5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认可实验室12家。

  转型升级

  从大小都抓向重点产业引领转变

  如今,南宁市民已经坐上了舒适、快捷的地铁列车。令人骄傲的是,1号线地铁车厢内所有的铝材均来自“南宁制造”——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的车体铝合金型材开发与制造项目。该项目解决了地铁用大规格铝合金型材的生产关键技术问题,填补了广西空白。现在,南宁地铁“南宁造”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南宁市工业基本处于封闭的计划指令下自力更生、自我发展阶段,工业结构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模式,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以供应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没有形成规模和特色,工业化还是相对落后的。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为重要转折点,南宁市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给工业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40年来,南宁工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由资源加工型向加工制造型转变,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效果进一步显现,重点产业引领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如今,南宁市已引进广西源正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全铝车身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2015年12月,第一辆车下线,实现“南宁公交南宁造”;引进富士康、瑞声科技等龙头企业,带动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成为区域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引进明匠智能和哈工大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企业,实现本地智能制造企业重大进展。

  成片发展

  推动各大特色园区加快产业集聚

  中国-东盟(南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位于南宁高新区。目前,该产业园已初步建成约5万平方米的跨境电商厂房。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未来可拓展至南宁综合保税区围网内30多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集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配套服务体系。这是南宁发展特色园区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40年来,南宁大力发展特色园区,园区支撑能力持续增强。高新区重点引进和扶持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发展;经开区重点发展临空高科技产业;东盟经开区打造区域性食品加工基地;江南工业园区重点打造富士康千亿电子信息产业园;新兴产业园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高端铝产业基地;六景园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港口产业;宾阳黎塘积极打造高铁产业园和玻璃深加工产业。南宁还利用张村至六景工业大道打造东部产业带。

  同时,南宁创新园区机制体制。推进开发区特区式封闭管理,充分放权授权;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和完善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全员聘任(用)制;实行岗位绩效工资,收入待遇与工作实绩挂钩。高新区先后托管安吉、安宁、相思湖片区,成功升格为广西首个副厅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开区先后托管那洪、吴圩。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市将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主战场,不断完善扶持政策,调整园区产业定位,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