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8-30

  当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带领这批企业转变成长轨迹,从而实现温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腾笼换鸟”,方可凤凰涅槃。

  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温州市委市政府把小微企业园建设,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在全省率先启动,走出了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小微企业集聚发展新路子。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温州的各类经济实体中,小微企业可以称得上是发展之源,是老百姓实业致富之道。

  但不可回避的是,温州的小微企业量多面广。全市10多万家企业中,仅有大中型企业几百家,剩下的都是小微企业。转型路上,70%以上小微企业曾经都没有自己的厂房。发展空间不够、经济蓄力不足,长期困扰着温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正视不足方可谋篇布局。面对产业经济发展的桎梏,2013年,温州率全省之先启动小微园建设。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下定决心要走出一条小微企业集聚集约发展的新路子: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是从温州实际出发提出的一项新的战略性举措,也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根本之策。温州要将小微企业创业园打造成老百姓创业致富和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孵化器。

  自此,温州将小微园建设作为“低小散”行业整治的重要手段,先后启动了两轮小微园建设三年行动,共规划建设小微园142个,总占地面积约2.9万亩。目前已经竣工81个,竣工厂房面积1794万平方米。

  对落后产能、“低小散”产业,我市通过采取整合入园、淘汰关停、就地整治的办法,坚持优化产业结构、集聚优秀企业。截至目前,已有3000多家优质小微企业在小微园里生产经营。

  率全省之先启动的温州小微园建设,绝不是简单地搞标准厂房建设,也不是低散乱企业的搬家堆砌,而是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创新、模式优化、环境营造、推力强化,赋予小微园以内在生命力,打造传统产业升级、企业创业创新的沃土。

  看,温州布局小微园注重产城融合,高标准规划的142个小微园与工业园区、工业特色小镇融合,而且突出重点、整体推动,着重建设10个500亩以上的市级小微园、20个300至500亩以上的县级小微园;协同推进研发办公、住宿餐饮、仓储物流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小微园区提供技术开发、检验检测、教育培训等专业化服务。

  看,温州创新模式多头开发小微园,充分调动民营资本参与建设小微园的积极性,因地制宜采取政府主导开发、龙头企业开发、企业联建、工业产权开发等模式。目前,全市两轮规划建设的小微园中,涵盖企业联建80个,政府主导建设34个,工业开发16个,龙头企业开发8个,村集体建设4个。

  看,温州探索新策降低入园门槛,出台了小微园产权分割管理办法,以层为最小分割单元;并先后制定出台了降本减负和新动能培育等一揽子政策,创新推出入园企业项目开发贷、厂房按揭贷等一系列金融改革产品,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2017年以来,全市银行机构支持小微园贷款约62亿元,向园区小企业发放厂房购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约32亿元;小微企业信保基金为28个重点小微园提供25亿元融资担保。

  看,温州严格把关确保园内企业“小而不散、小而不低”,出台了“四限一摇”举措(限房价、限转让、限自持、限面积、摇号销售),制定了亩均产值、税收、能耗以及环保等入园标准,确保主导行业企业数占比达70%以上,推动广大小微企业在“入园”过程中实现设备更新、产品创新、节能减排和安全发展。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