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战新产业频占行业制高点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7-13

  电子信息产业从2014年一季度开始首次跻身全省十大产业之列,取代家电行业成为全省贡献率最大的行业。

  智能语音、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制造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较早,也集聚了先发优势。在光伏新能源领域,合肥正跻身为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领域,合肥推广量一直位居全国首位;智能语音产业领域,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企业在全国独树一帜,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创新引领

  龙头带动筑牢产业体系

  探寻合肥战新产业成长的密码,京东方的发展历程值得大书一笔。今年一季度,在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排名中,京东方位列全球第一。从最初的北京电子管厂,到如今的世界显示面板巨头,京东方的团队靠什么跻身世界前沿?

  唯有创新,才能掌握核心技术;唯有创新,才能站上产业制高点。京东方副总裁张羽介绍,2010年,京东方合肥6代线投产,我国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得到扭转。多年来,京东方将7%的收入投入到技术研发中,专利数位居全球业内前列。如今,京东方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专利数、覆盖率、毛利率均位列行业首位,这也是对公司长期坚持高研发投入、坚持自主创新的最好回报。

  新兴产业的腾飞,来自于创新的突破。在最前沿的产业领域,合肥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动力支撑,创新成果备受瞩目。

  6月22日,第二届中国(合肥)类脑智能高峰论坛在合肥举行,“类脑智能开放平台暨人工智能开放社区”正式对外发布,该平台将提高AI顶尖人才的培养水平,赋能产业转型升级,降低人工智能创新门槛。

  7月2日,在美丽的半汤生物谷举行的科学沙龙,大基因中心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发展体系已基本搭建完毕,一些科研成果正在形成并崭露头角,2019年将进入科研成果集中爆发期。

  将科技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这是自主创新最大的突破点。2013年,合肥打造了中科大先研院,建设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聚集的平台,还率先进行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和股权激励等科技体制改革,一步步将优势转为生产力。

  中科大先研院的创新模式,搅动了一池春水。如今,合肥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为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强大支撑。企业创新平台快速发展,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总数达550个,产业创新的主体作用日益凸显,一批国际竞争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加速成长,代表全国乃至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型产品不断涌现。

  政策扶持

  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6月,合肥《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及实施细则正式发布,这也是产业政策的“4.0版”,目的在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早在2014年6月,合肥出台整合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产业等五大政策的“1+3+5”产业扶持新政体系,集聚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在看准的重大项目上,敢于拿出“真金白银”,市财政每年都安排25亿元左右奖补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如今,合肥还构建专项资金、政策资金、产业基金及金融产品灵活运用、相互结合的资金支持体系,出台了多角度、全方位支持制造业的政策体系。近三年财政投入制造业企业超过100亿元,工业投资始终占全市投资的1/3。

  近年来,合肥还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实施意见》《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等,每年安排了7亿元左右的专项资金,用于推进重大新兴产业梯次发展。同时,发挥国有公司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建立产业基金,重点支持“三重一创”、“四个一”创新平台建设等。

  此外,我市还推出大湖名城政保贷、成长贷等系列重点金融产品,设立续贷资金、专利质押贷、文化创意贷等品种多样的特色金融产品,主要通过风险池运作模式,撬动银行和社会资本数十亿元,支持产业融资。由原先单纯直补企业转变为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商务成本等外部环境的优化,更有效地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阔步前行。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