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记者昨日从佛山市知识产权局获悉,今年3月份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批复同意佛山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此外,据透露,佛山还在建设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今年5月中旬将进行验收。“未来针对智能制造装备和建材产业,将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针对这两个产业的企业专利申请,将开通绿色通道,发明专利授权时间将从原来的一年半到两年时间,缩短到半年时间。”佛山市知识产权局规划管理科科长赖志军说。
三年间发明专利增长3倍多
自2014年11月,佛山市获批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以来,三年时间,佛山市基本建成了以金融服务为特色的知识产权营运核心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核心区和知识产权人才集聚区,三个区,并且全部完成此前出台的方案提出的“五个1”建设目标。此外,在知识产权专利数量、质量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质量等也有了大幅提升。
记者了解到,“五个1”分别指,1亿元投入,1个知识产权交易平台,1个国家集培训基地,100家机构和1000名人才。
“三年来,佛山市、区两级政府知识产权财政共投入超过4.14亿元。其次,建成一个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华南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1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南海)基地。”赖志军介绍说,截止到2017年底,进驻佛山的专利代理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孵化机构达到185家等;而通过各类培训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达到2106名。
来自佛山市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在专利申请方面,2017年,佛山专利申请量达73948件,较2014年增长148.92%,其中发明专利25899件,较2014年增长256.69%,在专利授权方面,2017年,佛山专利授权量达36767件,较2014年增长69.33%,其中发明专利4901件,较2014年增长341.93%件;截止2017年,佛山有效发明专利数达15050件,较2014年增长184.12%。
正在建设面向智能装备和建材产业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去年8月份,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建设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支持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智能制造装备和建材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赖志军说,集聚区建设的下一步工作中,将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在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禅城园)内,将对智能装备和建材等两个行业的企业,专利审批开通绿色通道,以往需要一年半到2年时间才能完成发明专利授权,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可以缩短到半年时间。而实用型专利和外观专利等授权,则可以从3-6个月时间,缩短到1个月时间。”
此外,据介绍,佛山还将出台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的相关方案和政策。“知识产权工作就像是一颗颗珍珠,而示范区则像是一根绳子,将这些珍珠逐一穿起来,让知识产权工作更加系统化有序化。”赖志军解释说,从而推动全市创新驱动的能力,此外也希望能够在知识产权服务业方面总结佛山特色的经验,对其他城市起到示范推广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