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召开招才引智大会,提出2018年招才引智工作计划。今年,武汉市将突破发展“院士经济”、做大“新时代校友经济”、创新发展“菁英经济”。包括在长江新城规划建设“长江科学城”,创作以校友故事为主题的《武汉之恋》电视剧,规划建设一批“长江青年城”、“青年苑”,筹集大学租赁房60万平方米,吸引20万以上的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
突破发展“院士经济”
长江新城规划建设“长江科学城”
武汉市提出,着力打造世界级高度的“塔尖”,突破发展“院士经济”。“塔尖”人才是引领产业创新占领全球制高点的决定性因素,他们的集聚程度代表着城市创新高度。要进一步谋划实施诺奖人才、院士人才专项引进支持计划,优化“城市合伙人”计划,开辟专门渠道、制定特殊政策、实行精准引进,今年力争引进2名诺奖得主、20名外籍外地院士和商界领袖、世界顶级产业科学家。
要深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大力发展“院士经济”,在长江新城规划建设“长江科学城”,建设诺奖获得者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院士创新创业园,支持诺奖获得者、院士将世界级研究成果来武汉转化、科研团队来武汉创新创业,引领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做大“新时代校友经济”
吸引更多校友把企业总部、第二总部落在武汉
武汉全国首创“校友招商”新模式,先后携手9所在汉高校,成功举办十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专场,41名知名校友聘任为武汉招才顾问。
要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塔身”,做强做大“新时代校友经济”。持续推进“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探索创造“新时代校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形成其他城市无法比拟、无法超越的特有竞争优势。
要更好发挥在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和校友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武汉校友人脉、资本、智力等资源优势,推动更多校友回汉创业创新创富,进一步做大“塔身”人才力量。
要创新校友经济发展新模式,做大做强校友经济投资集团,打造“校友经济创新区”,让校友企业家抱团结群到武汉聚合发展,吸引更多校友把企业总部、第二总部落在武汉。
要用更为紧密的情感纽带联结筑牢“武汉+母校+校友”同心圆,创作以校友故事为主题的《武汉之恋》电视剧,建好校友文化主题公园和活动基地,策划举办跨地域、跨行业、跨领域的“中国校友经济论坛”专场,使校友文化成为武汉的独特标识和金字招牌。
创新发展“菁英经济”
留汉创业就业大学生超过20万人
2017年,武汉市实现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30.1万人,新落户14.2万人,分别是上年的2倍、6倍,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今年武汉还要着力打造全国引领的“塔基”,创新发展“菁英经济”。武汉市提出,紧紧围绕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超过20万人的目标,持续深化“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要创新校园招聘形式,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为大学生争取更多数量、更高薪酬、更有发展前景的岗位。要优化落户政策,提高落户效率,吸引更多国内外名校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来汉发展。要高标准建好“长江青年城”一期,规划建设一批“长江青年城”“青年苑”,筹集大学生租赁房60万平方米。
要推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率先落实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不断提高工资水平,加快推进武汉成为大学毕业生向往的高薪城市。要大力实施“武汉工匠计划”,加快锻造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