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家分析人才流动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3-19

  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刘瑞恒,在1919年来到协和外科担任讲师。后来他去美国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学习,两年后回国,再次进入协和外科,后晋升为外科襄教授。他后来被任命为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卫生署署长。1929年至1938年,他是名义上协和医学院的校长。

  再来看看协和所聘人才的日后发展轨迹,也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当时协和曾拥有世界级水平的师资力量:

  ○协和解剖系第一任系主任考德里,回美国后曾分别任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大学的细胞系和解剖系主任;

  ○外科的韦伯斯特,回美国后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成形外科主任;

  ○生理系主任林可胜,后来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最早为世界科学界所推崇的中国科学家之一;

  ○协和生物系的两位教授,一位回美国后的职务是海洋生物实验室的主任,一位是哥伦比亚大学内科与外科医生学院的副主任;

  ○协和寄生虫系的两位教授,一位回美国后任图兰大学的热带医学教授,另一位回美国后成了纽约大学的预防医学教授;

  ○第一任协和校长麦克林回美国,担任的职务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院长和内科教授。

  几乎有一半的西方教授回到美国后,成为正教授或医学院的院长。他们在协和的科研实践占据学术工作量的50%,因为学生数量少,可以有许多时间从事研究,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自由”。这种学术自由也获得了相应回报:自1919年至1925年,就有300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学术期刊上。

  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中,有这样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充分实现知识的“杂交”和“充电”,注重补充教学队伍,让它丰富多彩、千姿百态,避免知识的单一和局限。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