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营造产业强劲发展承载力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1-30

  进入新时代,创新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应对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佛山高新区作为国家第一批高新区,在城市建设的命题上,正在全力打造“产城人融合的广佛副中心”,力求实现从“参与者、跟随者”向“主导者、引领者”转变。

  打造“产城人融合的广佛副中心”,关键在于产业、城市、人文三方的良性促进,而背后又是公共服务和制度配套的创新。回眸2017,佛山高新区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以机器人产业为抓手,鼓励企业升级“智造”,同时加快完善城市配套,开展各项人文活动,加速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

  “广佛副中心”的建设正是一场将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发展民生等课题进行有机统一的深刻变革。站在2018年新的起点上,佛山高新区将砥砺奋进,继往开来,续写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新蓝图。

  为何打造“广佛副中心

  营造产业强劲发展的承载力

  “城市副中心”,或者叫“次级城市中心”,是特大城市走向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网络化城市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式。城市副中心一方面与主城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支撑,在产业布局上互为支撑、相互依赖;另一方面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佛山高新区核心区狮山镇打造“产城人融合的广佛副中心”缘起2016年,当年7月,狮山镇召开第三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打造“产城人融合的广佛副中心”,着力建设全省智能制造中心、珠江西岸区域创新中心和广佛西翼城市副中心。佛山高新区核心区狮山镇这座产业大城,由此迎来了深刻变革。

  要承担“广佛副中心”的使命,毋庸置疑,应先具备基础条件。彼时,作为一个产业大镇,佛山高新区核心区狮山镇是全区乃至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和创新创业的高地。2015年,核心园区狮山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840亿元,同比增长8.5%;工业总产值约3200亿元,同比增长

  当然,判断一个地区能否承担起城市副中心的重任,绝非简单的只是按照经济规模总量来衡量,而是注重城市引领、辐射、集散功能及潜在性功能发挥。具体来说,作为城市副中心,就是要承担起参与城市竞争、带动区域发展乃至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使命,在此过程中,考验的是这个副中心的承载力、影响力、辐射力和集散能力,不是简单的GDP等经济数字就足以衡量的,如此方能判断一个城市副中心是否有条件承担起参与国际竞争和带动区域发展的使命。

  2015年,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批。国务院批复同意佛山等国家高新区以“1+8”方式整体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佛山高新区在科技金融结合、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积极探索,发力打造珠江西岸区域创新中心。

  2016年,已经开通的广佛肇城轨在逐步放大佛山高新区区位优势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借助便捷的轨道交通,佛山高新区与广州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已成现实,广佛同城的重心也逐渐沿着轨道交通由东向西移动,逐渐从广佛交界地区向腹地扩展。

  一批批重点城市建设项目正在佛山高新区核心区狮山镇落地实施,博爱湖、孝德湖、大浩湖等城市景观整治及营造,商业办公、酒店、公寓、市民广场等城市设施崛起,南海中央公园、南海市民服务中心、新南海医院等配套也纷纷落地,吸引了大量“新狮山人”前来置业。

  产业规模庞大、创新发展动力足、高端人才快速集聚、城市功能配套日趋现代化等一众要素的融合互动,正是佛山高新区核心区狮山镇打造“产城人融合的广佛副中心”的底气所在。

  从目标提出至今已一年有余,佛山高新区在前进的路上不断发现制约发展的瓶颈,努力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建设路径。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