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助推企业加速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1-30

  改革流程让企业“轻装上阵”

  去年7月,黄埔海关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以企业为单元”的加工贸易监管改革试点。目前,东莞市试点企业占全国试点企业的85%。

  作为海关总署的试点单位之一,该关还结合了关区特色进一步叠加改革“红利”,从申报时效、简化单证、优化服务等方面推出“8项政策红利+11项通关便利措施”。

  黄埔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处副处长宣飞表示,“以企业为单元”的加工贸易监管改革,是为加贸企业提供一种更适应现代生产经营方式的监管模式,有效加快通关速度并减少流动资金压力,让企业更好地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试点企业东莞迪芬尼电声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公司负责人张红兰告诉笔者,以往增加新产品需要向海关报备才能进出口通关,好几个环节手续要1到2个工作日才能完成新增出口产品备案,申请了电子账册后,通过QP报关系统向海关申请新增成品业务,只需要6秒就可以被审核通过。

  拿到东莞首份“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电子账册,东莞新能源科技公司报关经理朱旭礼也表示,改革后,办事效率大大提升。

  朱旭礼说:“光完成电子账册的设立,就能感觉到比以前方便很多,要提供的手续大大减少。”

  不仅要管好,还要管住。试点中,黄埔海关还将风险监控纳入保税监管改革中,在实现企业自主申报、自主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参数管理,开展“风险研判、分类审核”,对申报内容判别为低风险的,由系统自动审核通过;申报内容判别为高风险的,转人工实施重点审核,实现“管住管好高风险企业,为守法企业提供最大便利”的目标,从而形成企业自律、社会共管的良性循环,有力推动健康的贸易环境的构建。

  该关将“互联网+海关”平台与“黄埔海关保税监控预警系统”同步应用、数据联通,实现各业务环节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执法人员、随机抽查执法对象。从运营平稳度、管理契合度、商品敏感度、关务配合度等四个方面对试点企业开展评估考核,涵盖3类38项风险要素评价情况,考核结果与随机选查工作挂钩,突出实地监管重点。针对重点企业、行业、商品开展有针对性日常监控,黄埔海关关长陈小颖表示:“海关加工贸易‘以企业为单元’改革,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更加适应企业生产经营规律的监管模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一步助力实体经济,支持外贸从规模扩张向‘稳份额、调结构、增效益’路径转变,推进外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政策??

  “组合拳”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2017年是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一年,为了提振企业信心、增强企业发展动力。东莞发布了《东莞市促进外商投资与对外投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莞市促进企业开拓境内外市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6项文件,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开拓境内外市场、促进外商投资与对外投资、促进融资租赁发展以及促进会展业发展等6个方面,分别设置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发展。

  6个专项资金,每一项都是真金白银。例如,对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每年最高奖励300万元,新增的融资租赁项目最高奖励100万元。此外,对于组团参加境内外展会,获得转型升级示范企业荣誉的企业,也有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

  东莞一方面通过专项资金为企业发放“现金红包”,一方面通过释放政策红利为企业降费用。

  以“粤港跨境直通快线”为例,它的开通可以使莞产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东莞智造”货物实现出口通关“提速度、降费用、简流程”,物流成本降低30%,物流时间降低40%。

  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青松告诉笔者,粤港跨境直通快线和企业“7×24小时”生产线做到了无缝衔接,企业产品可实现了“当天下线、当天上机”的目标。

  去年10月20日,东莞出台了《东莞市贯彻广东省降低制造业成本若干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实体经济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实施方案》(简称《莞版实体经济十条》),从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用地成本、社保成本、运输成本、企业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六个方面为企业“做减法”,为企业降低综合运营成本。

  五株科技行政总裁曾国权告诉笔者,根据莞版实体经济十条,该公司每年仅在用电方面就可以减负100多万元。

  大量的企业像五株科技一样从政策中获益,数据显示,东莞去年为企业减负370亿元,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下降0.96元,利润总额大幅增长47.2%。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