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人才如何该“下沉”,基层怎么才留得住医生?
在1月23日举办的2018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江苏省卫计委主任谭颖特别提到了“乡镇卫生院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够高、人才留不住”的突出问题。
基层卫生人才短缺是全国性的难题。采访发现,江苏各地正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尝试让本土人才“开花结果”,也许是缓解人才紧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1.8万人的乡镇,卫生院只有3个医生
出南京,向西北而行,一路深绿、枯黄流转而过,2个多小时,150公里的路程,就到了淮水边上的老子山镇。
老子山镇因老子在此炼丹普救民疾而得名,人口仅1.8万的老子山镇,有山有湖,温泉资源也很丰富,是淮安市洪泽区的一个下辖镇。
小小的镇里,却有些找不到卫生院在哪儿,兜兜转转,总算在一条岔口的小路边上,看到了这家卫生院。
老子山镇卫生院其实并不算太小,两条长廊,十几个房间,内里还有一个大场坝,场坝那头,是几间专供儿童打疫苗等的房间。
下午3点过后,前来看病的人还较少,整条长廊显得有些空旷。门牌上标着“肠道门诊”、“中医科”等科室不见有人。但旁边的全科门诊里,却是另一番忙碌场景,三四个人排着队等看病。
王杰医生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他是这里为数不多的全科医生。事实上,这里的医生总共也只有3个,包括五官科医生在内,都拿到了全科医师证书。由于这几年卫生院招不到人,另有一位医生是退休后返聘的,如今已届68岁。
“全科就是内科、外科等啥病都看,不过只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而已,稍微大一点的病,都会转去上级医院。”王医生在看完病人的间隙,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其实还有些病我们也能看,但就是没药开”。
“像小孩感冒发烧,要输液,我们就没办法。”老子山镇卫生院院长杨登书说,输液用药“炎琥宁注射液”已经缺货好几个月了,“听说是药厂不愿意生产,其他一些好用不贵的药我们也很难找到”。
即便是都看些小病,可就4个医生,要应付全镇1.8万人口,那还是根本忙不过来。“基本没休息的功夫,就3个在编的医生,平时值班、轮班都不够。”
卫生院里也不是没有人手足够的时候。杨院长说,“最多的年份是在2004年左右,那时乡镇卫生院平均能有八九个医生”,但是后来随着国家对各行业的薪资水平进行调整,本就辛苦的医生,工资相比其他职业并无多少增加,“走的走,转行的转行,最终就剩下3个”。
几年前,老子山镇卫生院也招过一些医学生,但呆了没多久就走了,“我们后来降低了门槛,从本科降到大专。但还是没辙,人家不来,来了也留不住”。
“确实找不到留下来的理由。”五官科的马医生对此也很理解,“临床医学本来学得就累,工作后职业风险大,几乎没有节假日,工资还跟不上去。谁愿意留下来呢?”
如今留下的这3位医生,平均年龄在43岁左右,“我有职称,一个月工资六七千元,与外头大医院是有些差距,但我爱人也在镇上,所以我也就留在这儿,不走了”。
不过,对于刚毕业的医学生而言,工资也许并不是关键,令他们实在介意的是,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
“就这么几个医生,送你去培训了,谁来看病呢,来了乡镇恐怕就要一辈子待在这里了。”杨院长解释起“较少的外出培训机会”,有些无奈。
在这个小镇的卫生院里,一个医生撑起了一整个科室,比如五官科就只有一位马医生,“牙齿的毛病我基本上都能治,但其他五官不行,没这个设备条件”。
之前,还有过外科和妇产科,但这两位医生走了之后,科室就开不起来了,“我们有手术台也做不了手术,没有人做,镇上生孩子都得去附近的二级医院生”。
“乡镇医院实在是太缺人了。”杨院长说。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