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惠山区坚持“科技强区”战略,10多年来,先后与全国8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这些产业研究院和研发平台基本覆盖了无锡惠山区的大多数传统产业,并兼顾了新兴产业的后期发展,成为帮助当地企业决策研发的“外脑”和“智库”,助推当地企业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据无锡惠山区相关部门介绍,该区已建成的产业研究院主要有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中科院电工所无锡分所、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东北大学无锡研究院、哈工大无锡新材料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锡分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无锡中心。
在这些院所里,中科院电工所无锡分所主要是推进电机电气领域和电力节能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应用;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主要围绕数字制造、智能装备、光电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东北大学无锡研究院主要服务于区内的冶金新材料产业;哈工大无锡新材料研究院主要方向是非金属性材料产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的重点在机电自动化领域;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锡分中心主要推动染整机械与纺织印染产业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惠山开发区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合作成立了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无锡健康科学研究院,主要着眼于支撑惠山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
据了解,经过10多年来的磨合推进、创新发展,这些院所已经取得了如下诸多成效:
一是创新平台初具规模。各个研究院依托高校院所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无锡惠山区产业发展的创新需求,引进优质的创新资源,先后建立一批面向惠山区产业的技术研发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目前,各研究院共设立专业技术研发平台19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9个,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52台套,价值6962万元。华科大无锡研究院以大院强所为目标,构建了叶片智能制造所、装备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所、机电信息与智能技术研究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应用研究所等9个技术研发平台和两机专项平台,机器人服务平台和光电应用平台等3个公共服务平台;电工所无锡分所建成的强电实验室和弱电实验室为惠山区的电机电气类企业提供工艺改进、参数测量等技术服务;哈工大无锡新材料研究院建成了材料表界面工程、功能膜材料、特种胶接与密封材料、电池用新材料和环境友好材料等5个技术研发中心和1个面向企业的公共检测中心。
二是科研实力持续壮大。各研究院围绕无锡惠山区的相关产业共性技术开展研发活动,承担了一批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在智能制造系统、高效加工工艺、功能膜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据了解,各研究院共承担市级以上科技人才项目7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38项;以研究院为专利权人共申请发明专利183件,已获授权33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63件,已获授权37件,获批软件著作权21项;哈工大无锡研究院研发的光学膜产品性能指标已经超过日本东丽的标准,研发的碳纤维上浆剂已应用于某型导弹弹体。
三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各研究院将服务惠山企业作为立足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企业服务。先后走访调研企业约2100次,通过合作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800余次,与惠山企业签订横向科研合作共计229项,合同金额4670万元;各研究院分别牵头成立了服务型制造、电气与能源技术、机器人应用技术、冶金新材料、精密制造等7个产业联盟,助力惠山企业结盟起航;东北大学刘相华教授为天辰冷拉、钱桥带钢、申宝汽车钢管、华精新材、广润金属等5个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帮助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其中仅广润金属的加热炉改造项目,就帮助企业每年节省成本600余万元。
四是产业孵化稳步发力。通过研究院,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惠山进入了产业化快速通道。由研究院引入的石墨烯、人脑工程、高端智能制造、先进膜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惠山区下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潜在发动机,依托研究院的成果,成立了无锡中车时代智能装备公司,面向风电叶片、高铁、新能源汽车的机器人智能磨抛系统突破行业内关键核心技术,目前已签约订单1.5亿元,预计5年内将形成10亿元产值规模。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