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借外力强内功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12-21

  从长哈城市群规划到与天津和杭州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地处东北腹地的吉林省长春市,将区域合作的触角延伸到东部发达地区,逐渐构筑起区域合作新格局。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长春采访时获悉,目前与天津和杭州对口合作的各项工作进展较快,一些项目已经落地,显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些合作规划正在制定,将陆续实施。哈长城市群正在加速落地,长春市政府主管部门认为,深入与其他地区开展合作,将有利于长春集聚人才、吸引投资、培育项目、推进创新、开拓市场,为长春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对口合作启航

  2016年国务院下发的62号文,作出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开展对口合作的战略部署,东北与东部地区的合作变得日趋密切,呈现出加速推进的态势,一批项目密集落地。

  较早启动合作的长春和天津,在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的4对城市中先拔头筹,累计签约合作项目150余个,总签约额超500亿元。长春与杭州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东北亚大健康产业基地医疗器械产业园等多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200多亿元,还有总投资1000多亿元的一批合作项目正在洽谈推进。

  这些项目的落地,对拉动长春经济发展起着立竿见影的作用。长春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对口合作在2017年扬帆起航,城市之间新区和重点功能区的合作日趋密切,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支撑点。

  长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春新区已先后10余次与天津滨海新区深入接触,共同组织了两次推介会,与滨海新区达成多个合作意向,在两市新区体制机制、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净月高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合作建设的“津长双创示范基地”一些项目已经进入前期施工阶段。未来希望能够不断深化与天津合作的同时,加大与杭州的合作。

  在产业发展中有很多“共同语言”的长春与天津,同属老工业基地。自合作开展以来,双方高层互访不断,经贸交流活动频繁,津长合作顶层设计和全方位对接局面基本形成,部门和县区间纷纷建立结对机制,实施“2+7+N”行动计划,打造津长合作园区两大平台,并实施改革对接、开放对接、工业对接、服务业对接、农业对接、民生对接、人才对接七大行动,同时以县区为主体打造若干个园区载体。

  在吉浙两省对口合作框架下,长春与杭州建立了地区间对口合作工作联系关系,两市已确定在政府自身改革、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共建、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实质性交流合作。长春以产业发展、民营经济、新型城镇化三大领域作为与杭州合作的重点,针对杭州的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积极开展对接,打造合作平台和载体。此外,在吉浙两省对口合作工作实施方案中,确定了在净月高新区合作共建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和推动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与宁波保税区合作对接两项重点任务。

  国发〔2016〕62号文发布后,随后发布的国办发〔2017〕22号文,明确从2017年到2020年,吉林省与浙江省、长春与天津开展对口合〔2016〕

  区域合作显现新格局

  进入2017年后,长春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合作日趋密切。从与临近地区的合作,拓展到与先进地区结对子,长春的区域合作显现出新格局。

  2017年,吉林省与黑龙江省已就探索建立“哈长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达成初步意向,双方草拟了合作发展框架协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获悉,目前方案正在组织专家论证。

  长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长春将强化哈长两市的核心作用和对接合作,以哈长发展轴上榆树、德惠、九台、五常、双城等节点城市为重点,探索联合设立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率先在统一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作等方面开展试点,积累区域一体化发展经验。

  2016年2月,《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得到批复,被认为是吉林振兴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长春随即开始全力推进规划落地。2016年年底,长春编制完成《长春市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与哈尔滨的合作便进入加速推进期。

  从地理位置上看,哈长城市群是东北地区城市群的重要组成区域,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京哈京广通道纵轴北端,区位上的优势有利于推进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集群发展和人口集聚,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增长极。

  而对于地处东北地区腹地的长春,通过哈长城市群建设以及与距离较远的天津和杭州结成对口合作关系,区域合作呈现出全方位、多领域合作的新格局。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获悉,由长春和天津在市级层面主抓的“津长产业合作园”和“津长双创示范基地”已经稳步推进,双创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也已启动建设,较早启动合作的长春与天津各项合作正在迈向纵深。

  长春对与天津和杭州的合作寄予较高的期望。除了市级层面的合作外,下属区县和部门之间的合作也在同步进行。

  长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春与天津的各个部门之间确定了20多份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有的已付诸实施。15个结对区县,面向京津冀、环渤海方面都不同深度地开展了对接交流活动。在与杭州的合作中,市委组织部依托浙江大学举办两期专题培训班,近200名干部参加培训;两市旅游部门签署了《旅游合作及客源互换协议》,相关旅行社间签订多份合作协议;两市农业部门签署了《粮食产销合作框架协议》和《粮食购销合作协议》;有关区县围绕产业合作签署了多份框架协议。

  优势互补助力长春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获悉,长春与天津已经在市级层面对接机制,将与天津签署两市“1+2+N”对口合作框架协议(“1”指两市政府对口合作框架协议,“2”指两个重点合作园区,即津长产业合作园、津长双创示范基地合作协议,“N”指目前较为成熟的部门间合作协议)。与杭州的合作,将在市级层面对接机制有效形成后,推动全市县区、部门与杭州相关区县和部门开展全面对接,明确两市区县和功能区间一对一结对关系,并组织对标学习,学习杭州的先进管理办法,将好的政策尽快进行复制。

  杭州有阿里巴巴、网易等为代表的企业,长春希望能够引进这些企业。长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春计划围绕现代金融、科技信息、互联网和文化创意四大板块为核心内容,引入杭州有成熟经验的载体、管理团队进行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打造两省合作样板。同时推动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与浙江重点平台对接合作,壮大业务量,提升发展速度。在把长春净月服务业发展示范区打造成两省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基础上,研究建立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科技园、创新基地等其他园区。

  新的开放格局有利于破解当前制约长春发展的资源要素流动性不足问题,对口合作的深化,将促进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要素在长春与天津、杭州、哈尔滨自由流动,区域合作前景可期。

  依据长春“十三五”规划纲要,要通过实施哈长城市群战略,推进产城互动、强化区域联动,提升长春城市整体功能。突出核心带动、实施创新驱动、推进产城互动、强化区域联动,着力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协作分工的产业体系、功能完善的设施体系和包容有序的开放体系,探索粮食主产区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区域经济共同体,努力将长春打造成哈长城市群要素集聚的核心区、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创新转型的引领区,加快建设成为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东北亚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和绿色宜居森林城市。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