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温州蓬勃发展,温州创客们在各类创业大赛中崭露头角,创客经济正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创新亮点。
温州创客在各类大赛中崭露头角
上个月底,颜益民和团队以基于循环经济的DIY纺织项目——织造风尚,拿下“奇思妙想浙江行”创业大赛温州赛区的一等奖,将代表温州征战省赛。也是在前不久,他们团队在第三届浙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夺得金奖,随后又在全国总决赛中与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高校项目同台竞技,最终捧得大赛铜奖。
这两年,颜益民团队先后参加了从国家到省再到地方的十多场创业赛事,而温州也涌现出一大批像颜益民这样的创客团队,在各类创业创新大赛中揽获不少奖项。浙工贸的瓯王府项目获得浙江省电子商务大赛一等奖,温州医科大学和温州商学院均有项目拿到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温州技师学院的“一键式智能地漏”项目晋级2017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十强,同样是温州技师学院学生获得了“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二等奖。
2015年“创客”一词提出以来,我市各地政府不断发起举办创业大赛系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我市三年共举办创业大赛30余场。同时,温州市政府自2015年开始搭建温州创业创新博览会平台以展现创客的创业成果,每年吸引五六万人次观展。通过比赛、展览等活动形式,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关注创业、参与创业,形成了全民积极参与创业的浓厚氛围。
创业孵化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双创”浪潮中,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科技园区等各种平台,犹如雨后春笋,迅速拔节生长。据温州市科技局相关数据,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100多家,其中包括市级以上众创空间73家、市级以上孵化器22家,省级众创空间34家、省级孵化器10家,国家级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6家,共计吸引4000多个创业团队入驻。
“民资进入参与众创空间建设,带动创业孵化平台井喷式增长。”温州市众创空间联盟秘书处负责人介绍,2015年我市创业孵化平台数量仅8家,其中2家为民资创办;经过两年发展,众创空间的数量递增至100多家,逾七成为民营性质。
我市各种创业孵化平台都竭力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资金、服务,以专项资金和政策补贴的方式,让创业者和企业有了更好的成长、发展空间。在运营和服务过程中,这些平台也发展出鲜明的特点,例如以培训见长的源大WE+社区、主打一站式运营服务的红连薪火工坊、突出资本孵化模式的维度创业工场、作为传统产业创新转型渠道的腾腾智能产业孵化基地等。
随着“双创”实践的不断深入,创客教育的种子也在全市中小学里播撒开来。截至2016年年底,温州创客教育开展学校已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现已建成创客教育基地学校61所,校园创客空间220个,开设创客教育课程的学校达300多所,教师自编教材20多套。温州创客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就业创业政策“护航”创客圆梦
温州建设国际时尚智城,离不开创客的创新助力;而创客的成长发展,也离不开创业政策的保驾护航。随着国家及全省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的出台,我市制定出台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以及《温州市区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实施细则》等政策,以空前的力度推动各群体创业创新。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