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城市物流体系的融合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9-21

  当前,我国港口正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港口业务结构性调整的新阶段,宁波港作为世界货运和集装箱大港,地处长三角龙头区位,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现代港口物流发展, 是宁波港需要深化的重要课题。

  在长江经济带和“一路一带”国家战略推动下,宁波港发展现代港口物流面临极好的战略机遇。首先,加快宁波港口物流发展, 将以宁波港口物流中心建设为抓手。其次,宁波港口物流中心的建设主体不仅包括港口物流的经营主体,还包括宁波市乃至浙江省相关的政府部门。第三,宁波港现代港口物流中心发展目标是形成“立足宁波,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对接‘一带一路’”的现代港口物流服务体系,巩固和提升宁波市在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地位,基本形成我国重要国际物流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第四,宁波港现代港口物流中心的建设途径是以港口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为核心,以公共物流服务平台建设、经营主体和物流市场培育为抓手,推动港口物流与工业、商贸业、金融业以及宁波市城市物流体系的融合发展。

  1. 港口竞争态势加剧

  根据原交通部2006 年出台的《中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显示,我国港口自北向南划分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五大港口群, 这五大港口群体间以及同一港口群体内均存在着码头运营商之间的竞争。

  从发展现状来看,宁波港在省内一港独大, 与省内其他4 个港口合作多于竞争,宁波港更多是与国内其他港口甚至是与韩国和日本港口之间的竞争。在集装箱业务方面,宁波港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存在竞争关系;在矿石和原油业务方面,与青岛港、广州港、日照港、舟山港、福建港口以及长江下游港口之间存在竞争关系。2015 年8 月浙江海港集团正式成立, 整合浙江全省五大港口宁波港、舟山港、嘉兴港、台州港、温州港统一运营,实现优势互补。2015 年9 月宁波舟山港集团成立,将有助于增强宁波港与其他港口之间竞争的优势。

  2.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宁波港现有的岸线资源紧张,优质岸线较少。未开发岸线资源开发成本较高,已有的岸线粗放利用,不能连接成规模,影响岸线总体利用效率;公用码头空间布局零散,货主码头利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航道、锚地公共资源紧张,虾峙门航道船舶通行能力已日趋饱和,船舶航行安全隐患增多;锚地面积有限, 缺乏大型船舶锚泊点,被常年非法挖沙影响, 锚地容量缺口压力增大。宁波港沿岸土地的总供给量已十分有限,随着宁波港沿岸地带开发不断推进,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资源性约束。

  3. 物流基础建设布局规划缺失

  虽然国家大力推进物流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仍存在政府缺乏经验、部门之间职能不明、多头管理、难以统一步骤等问题。宁波市物流基地布局规划滞后,用地指标受限严重,用地规模与货运量不适应问题逐渐成为物流业的突出矛盾。宁波市交通物流基地布局规划一直空缺,与交通物流的快速发展相比严重滞后。

  4. 内陆腹地货源区域相对局限

  宁波港集装箱货源90% 来自浙江省,国内沿海支线和内陆城市的集装箱货物较少,煤炭和件杂货腹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矿石腹地延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石化腹地辐射到长三角地区。宁波港对其他地区的辐射能力较弱。受铁路运价上调、原油管线建设以及周边港口竞争的影响,宁波港内陆腹地大宗散货被分流现象明显。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