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作为决定现代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城市发展、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岛赴深圳体悟实训队一年多来,一方面锤炼自身“三化一型”的本领,另一方面不断学习深圳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做法和机制,在本次采访中,深圳市对人才需求最大的几家行业头部的科创类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青岛市人才工作给出了建议。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松林表示,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石,没有好的人才积累,没有好的知识积累,科技创新是实现不了的,但这个需要政府和企业一起努力。“深圳市政府在留住人才方面,有“孔雀计划”等一系列的政策,这个青岛市是可以复制的,但更重要的是企业自己也要建立机制来留住人才。我们深信服对科技创新人才设置了百万元级别的激励政策,同时会把人才放在能充分发挥能力的岗位上,更重要的是,我们企业有清晰的事业愿景和目标,只有企业拥有了伟大的目标,伟大的人才和团队才能留下来。”
多位企业家认为,创新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和引入也要跟市场接轨。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培超认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而企业的创新的出发点是植根于市场的,青岛众多‘国字头’的科研院所、高校聚集了很多人才,但人才要在院所、高校、企业间流动起来,将研究和市场要接轨起来,尤其跟青岛城市发展战略的前沿需求结合起来。深圳市北科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石磊同样认为,深圳在最顶尖的人才方面,在国内和国际上可能并不是特别有优势,但是深圳具有雄厚的科创类工程师人才,能将产品研发和市场连接起来,这是深圳科创类企业在人才领域的独有优势。“从这方面来说,我们也可以认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才有正常的流动,甚至会有流出,但是人才会随着城市的产业的确立不断积累起来,然后形成稳定的人才体量,进而从产业上反哺城市竞争力。”
深圳市商汤科技集团副总裁柳钢告诉记者,制定人才引进政策需要根据行业特点体现“精准”的原则,“比如深圳市针对我们所从事的人工智能领域,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就有特别精准的政策,这给我们企业在寻找人才方面解决了不小的问题。所以虽然深圳没有著名的高校,但是能吸收全球的优秀毕业生,涵盖深圳产业发展需要的各个专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