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圳要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对于深圳的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建设,深圳市政协开展了为期数月的调研,最终形成了几万字的调研报告。
11月24日下午,深圳市政协召开“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专题协商会,政协委员们指出深圳文化建设方面还有着“财政投入重科技轻文化”“文化人才认定‘一刀切’”“基层文化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得到重视。相关部门作出回应,深圳现在要对人才进行分赛道管理,改变过去全民马拉松式的人才评价,科技类有科技类的评价,医疗有医疗的评价,中小学老师有中小学老师的评价,文化、艺术、体育类的人才有自己的评价。
调研
文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有待改革完善
对于什么是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深圳市政协调研报告中指出,中心城市具有三种特质,引领、合作和特色。总的来说,深圳要构建的是具有高度文化辐射力和吸纳力的城市文化,建设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区域文化中心城市。
目前,深圳已经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是距离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仍有一定差距。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副主任尹昌龙代表调研组指出主要有六大方面:文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有待改革完善;文化软件建设有待强化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活化利用有待增强;数字创意产业优势发挥有待激发;城市辐射力与吸纳力有待增强;以及文化建设财政投入力度有待加强。
具体而言,尹昌龙举了几个例子。例如深圳高等院校学科设置偏重金融、科技,人文学科的教育力量较弱,例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就没有中文系。再例如深圳对城市形象塑造的主动宣传不足,对比北京、上海,乃至巴黎、伦敦、纽约的差距较大。再例如深圳财政投入上重科技轻文化。2019年,深圳市财政在科技和文化方面的支出在支出总额中的占比差距达到15.5个百分点,而北京、上海、杭州的占比差距仅为5.1、4.2、7.7个百分点,高达2倍以上的差距。
每十万人图书馆:深圳5.11个 杭州32.76个
除了尹昌龙所说的七大建议,深圳市政协委员张岩还代表调研一组提出,深圳目前基层文化设施不足的问题。
他说,深圳每10万人仅拥有5.11个公共图书馆(室)、0.38个博物馆和0.55个文化馆(站),对比北京、上海每十万人拥有的20多个公共图书馆,杭州每十万人拥有的32.76个,深圳公共图书馆数量低于国内先进城市。大部分指标低于国内先进城市。
在财政投入方面更加明显,香港有70家公共图书馆,经费均衡投入到70个图书馆,平均每个馆是1500万元。深圳全市624家基层(街道、社区)图书馆2018年经费总投入约为4800万元,平均每家街道、社区图书馆的全年投入仅有7.7万元。
不光是基层文化设施不足的问题,深圳市政协委员李曙成代表调研二组指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暴露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高层次创意人才缺乏的问题。深圳市政协委员彭平代表调研三组则说,深圳文旅产业体现出整体布局不明确、缺乏文旅深度挖掘及IP打造、文旅市场化及融合度低、文旅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深圳市政协委员黄玲代表调研四组关注了文保问题,指出目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不够完善到位、古建筑修缮标准偏低、对非遗保护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难度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