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期待成为“中国硅谷”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7-11

  行色匆匆的陈志列,一旦坐定,立即展现出直截了当、毫无掩饰的干练风格。性格豪爽的他,语言斩截,思路开阔,很健谈。

  陈志列身上有一种气场,浑身散发着一种干事业的正能量。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线打拼多年,他在特种计算机行业开拓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牢牢地掌握着这个行业的话语权,如今回过头去回顾曾经的创业往事,陈志列显得意气风发。

  在深圳创业成功的陈志列,一直以来对家乡无锡关注颇多,他看好无锡的发展前景,为近年来无锡相继启动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点赞,期待无锡能够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地。

  厚植沃土让“中国硅谷”生根发芽

  在江苏发展大会无锡乡贤恳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提议,深圳工商联与无锡工商联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边的经济发展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可以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他同时建议港、深、锡可以做一些三方战略合作的安排,进行一些实质性的工作推动和双方定期的制度化往来。对此,在场的不少企业家深以为然。

  目前,研祥集团正在和新吴区江溪街道合作,一起申请国家级科创综合体项目、创新创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他最关心的还是家乡的科技创新事业。陈志列以深圳的发展经验作为参照,他介绍,深圳除了具有改革开放、毗邻香港以及作为移民城市等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外,更重要的是历届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发展高科技产业。

  当其他城市还在费尽心思地吸引外资投资时,深圳很早就开始扶持本土的民营科技企业,为发展高科技产业腾出空间。并且,深圳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非常克制,对企业的管理分寸拿捏得非常老道,从制度上鼓励和保障创新。

  “90%以上的科研人员、研发机构、研发资金、研发成果及产业化都在企业,钱用到了刀刃上,这个方向是一直都没有偏离的,所以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高端就业、税收和GDP,成为深圳的支柱。”陈志列说,这才是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

  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竞争中,无锡的机会在哪里?

  “大家应该注意到,美国的硅谷并没有出现在纽约这类的大城市,为什么?因为科技创新在起步阶段承担不起这些大城市的高成本,反而会选择一些距离大都市不太远的中小城市,这就是无锡的机会。”陈志列说。

  参考发达国家经验,硅谷不仅处在航运中心城市与大学集聚城市的“丘陵地带”,而且还需具备一定的房价优势。比如美国的硅谷就处在洛杉矶和旧金山两座城市的“丘陵地带”,洛杉矶是一个港口城市和金融城市,旧金山则高校云集,是斯坦福大学的所在地。无锡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且正好处于上海这样的国际航运、贸易、金融中心和南京这种大学集聚城市中间的“丘陵地带”。同时,世界级的苹果、谷歌公司的车库创业故事,验证了发展硅谷所需的低房价规律,而无锡目前的房价相对低于周边的上海、苏州和南京,适宜大学生创新创业,适宜为打造“硅谷”储备技术工人,因此他建议无锡利用这样的区位优势,打造“中国硅谷”。

  把握特种计算机的世界话语权

  无论是对于企业创新还是为家乡发展建言,陈志列都有独到的见解,独特的眼光和视野来源于他在产业发展一线多年的思考和积累。

  1990年,陈志列从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毕业,被分配到北京航空部的设计院。

  不久,设计院在深圳成立了一个窗口单位,陈志列被派过去负责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工作。1992年3月3日,他正式到深圳工作。很快,小平南方视察的消息传遍了神州大地。下半年,深圳掀起了海内外投资创业的高潮,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有一天,我和5个老朋友、老同学吃饭,他们每人给我递了一张名片,我一看,头衔都是‘董事长兼总经理’,都创业了。他们鼓励我说:‘老陈你也创业吧。’”陈志列说。

  陈志列没有犹豫,决定下海。但家人都反对他扔掉国家机关干部这个“铁饭碗”,而且他当时拿的是双份工资,加特区补助每个月有2500元,在当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单位同事们很诧异,领导也劝:创业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但在那种创业激情四射的氛围里面,陈志列无法置身事外。1993年,陈志列找了其他4个朋友搭档,创立了“研祥”,研究生发祥地的意思。干的是老本行——工业控制计算机。实际上它在国外也是新兴事物,最早于1987年诞生于美国。企业早期做的是国外产品在国内的代理业务,一步步积累了第一桶金。

  1998年,一位同学从北京来深圳参加一场名为“高新技术与资本市场”的研讨会,陈志列一起去参加。在研讨会上,与会的经济学家、大学教授、证监会的官员以及香港嘉宾轮流高谈阔论。陈志列费了一番功夫才听懂:发展高新技术,光用自己的钱是不够花的,还得学会在资本市场融资,那就是上市。这场研讨会改变了陈志列的发展方向。

  当上市的计划还只是一幅草图时,1999年10月,首届高交会开幕了。它除了是一个技术产品的展览会,还是高新技术与资本市场的“联姻会”。当时深圳第一家创业科技投资公司(俗称“创新投”)刚成立,在高交会前几个月,“创新投”找到陈志列,说政府要投资高科技企业,但只做小股东。首批签约的有6家公司,研祥是其中之一。

  “创新投”按照“研祥”公司的估值,投了2000万元,占12%的股份,这也意味着政府间接承认研祥的市值为2亿元。对于注册资本不到100万的“研祥”而言,这无疑是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底气大增。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