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3月6日电 城市发展的驱动力量,决定着城市未来的发展速度、质量和可持续性,影响着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站在国家中心城市的更高起点,成都的新故事,早早地漂亮起笔。创新、改革、开放、人才,成都正用新动力蓄势新动能,“四轮驱动”,谋篇布局,驶入一线城市快车道。新的征程,蹄疾而步稳。
瞄准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向“新”而生
3月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成都市2016年度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成都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34679户,同比增长34.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03个百分点。按照这一数据,成都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1333户市场主体,“出生量”占到全国总量的2%,相当于全国每新登记50家市场主体就有一家在成都。
成都的市场主体,蓬勃新生。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传统动能焕发生机。”提升城市的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创新激发城市活力,正成为成都发展的巨大引擎。
2016年6月24日,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上,来自5大洲、36个国家、5000多位嘉宾和代表,参加了18场重量级创新创业活动,参加交易项目超过3000项,交易额突破160亿元。会上,成都对包括成都在内的多个国内城市双创指数进行了发布,指数显示,2016年5月,成都双创指数从2014年9月的100分增长至279分,21个月增至基数的近2.8倍。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成都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和推动城市转型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力量正在被大力激发,成都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正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激励创新,成都“蛮拼的”。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成都重视校院地协同创新,着力激发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2016年12月13日,成都市发布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两大新政,作为“成都新十条”“成都人才新政十条”重要配套政策,着眼解决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创新核心动力和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支持两个关键环节,将进一步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
因为创新,成都焕发的新活力让人惊艳。“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创新创业、成都都成”,在创新引擎的拉动下,成都的城市名片正在快速而深刻地更迭。
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申请人就可以从工商部门申领到加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不再需要申领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
2016年9月1日,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这是继2015年9月1日率先启动“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后,成都再次走在前沿。这样的改革速度,在成都并不少见。
从促进融资、拓展市场、降低成本、增强供给、优化环境五个方面支持成都实体经济发展。分类设立总规模270亿元的市级产业投资基金;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小额经营备案制等商事改革制度;以不征收相关税费、手续费等方式大力支持企业兼并……2016年,成都的改革举措干货满满。《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成都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成都市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相继出台,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以深度改革促进全面发展,成都立志要继续走在改革前列,为四川省乃至全国先行探路。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也正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成都经济保持增速的强大动力。
打造“科创通”和“创业天府”云孵化服务平台;创新实施“科技企业创新券”计划;建立区域科技信用服务体系和信用评价标准……为更好地为创新服务,成都不断围绕双创中出现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推进改革落地。
紧抓机遇、改革创新,成都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深度破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激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速度与激情。成都,从不会停下一马当先的改革脚步。
“我们相信,成都离世界越来越近,‘朝发夕至,通达全球’将不再是成都人的梦想。”2016年9月25日,在第二十二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上,成都市政府、省机场集团与6家中外航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新开通定期直飞国际航线8条、包机转定期直飞国际航线1条。
经济全球化时代,开放是城市动力的重要源泉。开放的成都,让航空第四城名副其实,更与世界亲密相拥。据统计,成都已经拥有31个国际友城、16个外国驻蓉领事机构;2016年,全球创交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世航会等大型国际会议纷纷落户;“15小时交通圈”的国际航线网络正变为现实;而成都的第二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已于2016年5月投建。未来,新机场将建成6条跑道,每年输送客流量9000万人次,货物200万吨……成都,已成为国家向西、向南的开放前沿。
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2016年,以成都为主体的四川自贸试验区成为国家首批内陆自贸区,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成都在内陆开放中重要地位的肯定,也为成都建设自贸区提出了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新模式、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