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15日起,深圳晚报聚焦深圳深化改革,连续三天推出系列报道,聚焦“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民生实事”三大领域中最能反映改革成果的9个经典瞬间,解读这一系列改革成果如何惠及民生,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今天,本报聚焦的是“民生实事”。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稳定,而且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十八大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持续发力,陆续推进一项项改革,通过出台实施《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给各类人才松绑,降低人才入户门槛,筑造人才高地;在弥补医疗短板方面,对外大量引进优秀医疗人才,对内整合医疗资源,建立基层医疗集团,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以医院为重点”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2016年10月9日8时许,西丽麒麟山疗养院内的人才书吧,5位深圳新引进的全职院士围桌而坐,谈笑风生,一起等待深圳市人才研修院的挂牌,俞大鹏是其中之一。片刻之后,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新引进的全职院士,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
“我来深圳就是要实现一些以前不能实现的梦想。”大概从20年前起,俞大鹏就想建一个量子科学研究所,但碍于量子计算的投入门槛高,这个梦想尚未实现,直到深圳向他抛出橄榄枝,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俞大鹏说,南科大已经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他打算先把他们凝聚起来,再用深圳的人才政策去吸引更多符合需要的人才,把平台建立起来,把队伍组织起来。“我在科学领域还算处于中年,好好工作20年,20年磨一剑,我的剑到时候应该还能磨得很‘吓’人的。”
11月5日,俞大鹏的梦想照进现实,南科大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揭牌。当天,俞大鹏受邀揭牌并发表讲话。“21世纪是量子科学与技术主导的世纪,深圳市、南科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现在是进行量子研究的最佳时机。”俞大鹏称。
“整个项目进展顺利,研究所预计投入2亿元,其中深圳市政府许诺投入1亿元,目前南科大已经投入4000万元。”2017年新春伊始,俞大鹏告诉记者,研究所将要引进30个研究人员,目前,已经启动对两个研究人员的引进程序,其中一个22岁时就取得了博士学位,目前正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量子计算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
瞬间纵深
全面引才成效显著,“孔雀”纷纷投深
俞大鹏和其他全职院士的引进,是深圳2016年实施杰出人才培育引进计划的杰出成果之一。2016年3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20个方面81条178个政策点,在各类人才培养与引进、人才安居保障、人才载体培养、招才引智工作机制、人才服务优化等方面有较大突破。
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实行更具竞争力的高精尖人才培养引进政策”。为此,《若干措施》提出“实施杰出人才培育引进计划,未来五年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成长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潜力的人才并争取入选3~4名,重点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以及两院院士等杰出人才15名左右。”对深圳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新引进的杰出人才,每人给予100万元工作经费和600万元奖励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