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以地铁2号线为代表,佛山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的快车启动。迎着新年的钟声,在争当珠三角湾区西部枢纽城市、广佛同心携手打造珠三角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主力军的大格局下,佛山,这座以制造业见长的城市,正通过一批关键性重点基础设施,在区域合作发展中寻找发展的先机,为佛山新一轮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事实上,佛山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集结号在春节前便已吹响。
“要拿出当年规划建设一环的气魄,以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推进基础设施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在春节前我市召开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会上,市委书记鲁毅以铿锵有力的语气,号召全市上下动员起来,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来抓。
经过梳理,佛山今年推进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共154个,总投资额达4775亿元,包括地铁、铁路建设工程、公路工程等。鲁毅强调,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抓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就是抓产业提升、就是抓城市治理现代化、就是抓民生改善的“四大共识”。
过去一年,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市审时度势,通过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让佛山实现逆势上扬。然而,面对全球经济恢复缓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市同样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如何保持佛山经济稳定前行,为全省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成为佛山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要实现经济发展稳定前行,佛山必须寻找新的发展动能。
市长朱伟在今年市两会上分析,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拉动乏力,驱动的力量没有跟上来,着力扩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投资,是党委政府能够在经济增长中掌握主动权的重要抓手。
“佛山市是全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地级市,轨道交通对佛山的未来将愈发重要。”市政协主席熊志翔表示,纵观其他城市优秀的轨道交通配套经济发展措施,未来佛山应学习其成功经验,结合佛山自身特色,实现健康稳定的经济发展。
不少经济学家也将投资看做拉动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提高经济增速的最有效、且同结构改革并行不悖的办法就是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