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打造实体经济“血液循环”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2-27

  年尾的钟声敲响在即,无锡为实体经济精心谋划的一系列“大招”,年度答卷呼之欲出。

  14日召开的降低企业成本和现代产业政策落实工作推进会上,一份份扎实的陈述、一组组细致的数据接连抛出,相互碰撞,描绘出一个事实:自去年市委十二届九次、十次全会以来,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落地,畅通实体经济“血液循环”、让想发展的企业轻装上阵、动能充沛,成效已然浮出水面。

  更为可贵的是,政策切切实实的落地推进,有效增强了企业界对于攻坚克难、再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正如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释放的信号:振兴实体经济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显得尤为重要。来年,以政府优质服务的“软实力”、增强持续发展的“硬实力”,激励产业铿锵前行的坚定号角不会停歇。

  政策“红包”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政府实实在在的帮扶,让我们感到不再是企业凭一己之力在寻求突破。”发出这一感言的,是无锡新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鹏。

  作为一家大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公司,新洁能近年来销售业绩保持约30%的年增长率,今年预计突破4亿元。不过公司管理层也看到,行业内客观存在大量代工,使得产品有受制于人的风险,明年,新洁能将尝试对产业链上下游资金整合,大力研发差异化产品并建立小型生产线。“这笔50.8万元的物联网产业化资金于3月申报、8月一次性到账,对于我们长期持续投入研发,实在是莫大的鼓舞!”

  去年8月,我市确立以“四化”为引领全力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战略,之后不久关乎无锡未来五年产业发展的政策“大红包”正式捧出,明确“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安排总额不低于200亿元的现代产业发展资金。此后,政策红包掷地之声在坊间屡屡听闻。

  今年截至11月底,市本级扶持产业的资金投入达12.12亿元,全市1458家企业通过市级现代产业发展资金申报和服务平台申报了扶持项目,经市各主管部门审核立项的受惠企业845家、项目1096个。其中,支持技术研发等科技创新项目,涉及资金1.49亿元;出资3.2亿元与浦发银行共同设立太湖股权投资母基金;支持48个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涉及扶持资金1.24亿元。此外,县区已兑现扶持资金超20亿元。

  与之相呼应的,是另一组数据: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1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3.0%、5.6%,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4和1.3个百分点,增速超南京、苏州。

  一位经济观察人士认为,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抓住产业调整的关键因素,以政策的“精准度”和“含金量”真正调动起企业投身发展的积极性,某种程度上,现代产业政策充分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降成本卸压力,活络实体经济“血脉”

  前不久,惠山区一场服务企业走访活动中,博耳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因人力成本急剧攀升,主动寻求政策支持。从传统配电转型高端智能配电,该公司在最近两年之内剧烈更新,原本由电气自动化及机械专业人才构成的研发团队,短期内迅速“新陈代谢”,目前信息技术类人才数量已占整个团队的一半以上,薪酬高企。在人社部门的讲解、帮扶下,包括稳岗补贴等在内的50余万元减负红包,为企业一解用工成本带来的困扰。

  今年5月,无锡发布32条“降成本”意见,从降低企业水电气要素价格、税费负担、用工、融资、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以普惠性施策并注重实效为亮点,致力于给企业实实在在的实惠,预计一年能为企业卸下约200亿元的成本压力。

  从数据里看现状。前三季度,在降低企业水电气等要素成本方面,自来水公司、华润燃气公司实际分别减收6138万元、8188万元,国网无锡供电公司落实“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类别价格调整及大用户直购电规模扩大政策,合计为企业节约电费约4.2亿元。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方面,截至10月,已累计为企业减轻负担约33.9亿元,其中,发放稳岗补贴2.97亿元。

  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方面,前三季度,暂停征收防洪保安资金降低企业负担3.4亿元,暂停征收职教统筹金为企业减负1.54亿元,停止征收无锡市区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目前已全面完成预缴有偿使用费的清退工作。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截至10月底,小微“创业贷”累计为846户小微企业争取到低门槛、低成本贷款支持,累计贷款金额32.2亿元。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