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刚刚结束的科技合作周上,“东莞市科技服务超市科技服务机构入驻签约仪式”暨“美国科技服务产业发展对东莞的启示”论坛举行,多家科技服务机构与东莞科技服务超市签约进驻,知名教授雷震为与会嘉宾介绍美国科技服务产业的状况。
当天,东莞市迪文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市东电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市优智财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等6家科技服务机构入驻东莞市科技服务超市,并举行了签约仪式。可以说,在科技合作周上,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
东莞自2010年开始发布红头文件,明确大力发展科技咨询、科技研发、科技转化等科技服务机构,并设置专项资助经费,对符合条件的科技服务机构进行经费资助。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东莞有示范型骨干科技服务机构28家,示范型科技服务机构18家,备案科技服务机构93家。东莞科技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已基本形成品类丰富、层次清晰的科技服务体系。
然而,东莞科技服务业依然存在规模偏小,资源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欠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体系和发展机制还不够完善,市场化、产业化水平较低,支撑能力薄弱,新兴服务业引领作用不强等问题。
东莞正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服务业联系科技与经济的桥梁作用亟待发挥。但是由于东莞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仍待加强,对政府依赖性也相对较强,笔者认为这需要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来完善科技服务市场,均衡配置服务资源,提升科技服务业的整体服务能力。
东莞要实现科技服务链与创新资源的有效对接,加强科技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建设。东莞应加强行业引导,激励更多从事科技服务活动的单位向专业化转型,明确不同市场定位,坚持差异发展战略,切实提高科技服务的专业化程度。
另一方面,科技服务机构要加强全链化建设。东莞市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加大扶持力度,将一批只能提供片段化、碎片式的科技服务机构培养为全链化、综合式的服务运营商,从而发挥对行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技服务链与科技创新资源的融合发展。
东莞市应持续投入资源,建立开放、竞争、公平的现代科技服务业体系,譬如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开发设计、技术应用、检验检测、工艺改造、人才培训、品牌推广等政策支持。推动科研机构,将科技服务推向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