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企业需求是海关创新的最大驱动力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4-20

  日前,在大连大窑湾港混矿码头,一艘40万吨级超大型矿石船在大连海关的监管下成功接卸,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进口的40万吨混合矿砂接受保税监管。

  “保税混矿是将不同产地、不同成分的两种以上铁矿砂在保税状态下进行配比混合而得的混合铁矿砂,能满足各炼钢工厂炼制不同品质钢铁的需求。这项业务的开展相当于把国外的堆场前移,把咱们的港口变成零售超市,钢厂需要多少,就在码头购买多少。”谈到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挂牌一年来的诸多创新“动作”之一——保税混矿监管模式,大连海关副关长黄新天如数家珍。

  黄新天的自豪是有底气的,作为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大连海关在全国率先开展保税混矿业务,助力企业利用海关特殊监管政策开展矿石转口贸易。

  挂牌一年来,大连港保税混矿入库量突破1033万吨,同比增长96%,占大连港矿石码头全年进口量的50%,占大连港外贸吞吐量的6.6%,国际中转量从无到有,达到630余万吨,征收税款2.7亿元,企业由此前年亏损8000万一举扭亏为盈2.05亿元。“保税混矿”监管新模式也成功入选2017年全国自贸试验区十大新闻和十大创新案例。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是大连海关探索创新自贸试验区监管政策的出发点。大连海关构建的“海关归类智能导航”服务体系,并为自贸区量身打造“智能导航自贸区企业专用申报通道”也体现了这一点。

  据介绍,该系统建立的智能导航覆盖大连关区95%以上的进出口商品,通过打造便捷查询引擎、搭建智能申报平台,全面提升海关关区归类统一执法和企业合规申报水平,极大地缩短企业通关时间,提高了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可预知性,使口岸竞争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

  “商品归类问题是通关过程中最有难度的,‘海关归类智能导航’为企业做好税款预估和监管证件的确认预留出了更充分的时间,最重要的是避免了申报后因为归类错误导致的通关速度降低及海关各类处罚。”安陆合赢(大连)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通关部长赵毅说。

  对于对物流要求极为严苛的公司,大连海关还结合企业特点和需求,叠加利用“分送集报”“保税货物区域结转”“自行运输”及“先入区,后报关”等创新监管制度。例如,对英特尔大连公司先后推出英特尔海关监管新模式1.0版、2.0版,打造英特尔“通关高速路”,该公司进口货物从飞机抵港到抵达工厂耗时仅为两个多小时。在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推动下,英特尔通关效率直线上升,现已基本实现“通关零等待”“7×24小时全天候通关”,货物流转速度提升20%,每年节省两万小时通关时间,减少申报近万次,节省费用逾180万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大连海关还创新利用自贸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委内加工政策,有效推动辖区企业化解产能过剩难题。现在已有8家企业申请开展此项业务。其中,大连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通过“委内加工”,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企业生产的电冰箱由只能单向出口变为同时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截至目前,已有3345台委内加工产品顺利完成生产并分批发往国外客户,货值1000万元人民币。2018年,预计将增加产能30万台,产值增长4.62亿元,扩大就业600人,企业就此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自2017年4月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营口片区正式挂牌以来,大连海关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不断提高通关效率,压缩通关时间,全力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2017年,大连海关进口通关时间为4.25小时,同比压缩85.08%;出口通关时间为0.86小时,同比压缩76.88%。

  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现有进出口企业3166家,其中挂牌一年来,自贸区新增注册进出口企业922家,同比增长98%。辽宁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总值为846亿元人民币,占同期辽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6%。辽宁自贸试验区进出口企业的活力不断增强,进出口额呈稳步增长态势。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