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沙区科创产业发展迅猛,科创动能加速蓄积。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南沙R&D投入强度增至3.67%,专利授权量增长5.5倍,高新技术企业增长8倍。
南沙科创“上九天下五洋”
作为后起之秀的南沙,如何抢抓时代发展机遇?南沙给出的答案是强化科技创新、布局未来产业。
芯片,现代工业中的“冠顶明珠”,其制造被认为是“难中之难”。今年5月,总投资75亿元的广东芯粤能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主体工程在南沙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封顶,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车规级、具备规模化产业聚集及全产业链配套能力的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
南沙的芯片产业发展起于霍英东集团早年投资建设的南沙资讯科技园内一个不足500平方米的无尘净化实验室。2006年从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如今是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肖国伟,在这里开展LED芯片倒装焊技术产业化研究,不久后便创办了广东晶科电子公司。后来,该公司逐渐发展成为国内LED芯片产业的龙头企业。
“芯粤能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将有效填补省内车规级碳化硅芯片规模化生产的空白。”肖国伟说。
除了着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南沙还把目光投向了航空航天领域。今年7月,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参与研制的中科宇航公司总部便位于南沙。而在今年6月,另一家总部位于南沙的商业航天企业也传出喜讯,该企业自主研制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发射。
“一星一箭”先后腾空,南沙剑指苍穹,“敲开”天空之门。就在8月30日一年一度的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南沙专场活动上,南沙首发“探天九条”,将在商业航天企业全生命周期为落户南沙的商业航天企业提供支持。
同时,南沙还布局建设了一批海洋科技重大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科研院所。现在,南沙已形成了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为龙头、冷泉生态系统等大科学装置为核心的海洋科学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体系,引进了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等多个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