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北京东南角的北京经开区,北京亦花园创始合伙人兼商管负责人的李洲相中了一个腾退的物流中心,将其改造为“亦花园”文创园区。尽管环境和服务不错,但一度因为项目的产权属性问题,一些企业即便看中也没法安心入驻。
而后,因为北京出台了《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规定对改建、兴办非营利性公共文化设施的,依规批准后,可采取划拨方式办理相关用地手续,李洲说,这才让类似亦花园这种项目的合法性问题得到了改观。
但如今,在北京经开区(通常称为亦庄),这一切都将不是问题。3月25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试行)》在官网正式发布,启动城市更新,进行项目的产业升级,符合条件的工业用地可申请转型为产业园区。
北京经开区启动城市更新
北京经开区一直被称为“基本没有大城市病的标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王少峰在地方两会时曾对媒体透露,2020年,北京经开区将启动城市更新计划,继续当好基本无“城市病”标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打造宜业宜居的幸福城市。
所谓城市更新,其实是提高北京经开区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机器人及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布局,促进经开区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
在亦庄新城范围内,原生产无法继续实施的或项目在满足生产外尚余空闲用地或用房(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的工业项目,在不改变工业用途的前提下的盘活利用,以实现城市更新产业升级,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释放空间资源。
对此,北京经开区的城市更新产业升级项目将纳入亦庄新城产业发展空间资源管理平台统筹管理。经开区管委会还将成立“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工作专班,由管委会分管城市更新工作副主任任组长,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开发建设局。
城市更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产业升级。根据亦庄新城城市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定位,亦庄新城将形成生命健康产业街区、信息技术产业城、智能制造组团、高端汽车产业城、科教生态组团、商务金融组团、循环经济和产业物流板块等产业街区。
亦庄城市更新的三种方式
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试行)》,亦庄新城城市更新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鼓励产业升级。经管委会批准后,土地使用权人可以通过产业升级的方式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符合上位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提容增效。升级项目应当符合亦庄新城产业发展导向及入区标准;同时鼓励通过提容增效对厂房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自主产业升级需求。
二是允许转型为产业园区。建成时间不少于6年的工业项目,经批准可以转型为产业园区,同意以出租房屋的方式引进产业项目。鼓励优先引进先进制造业企业、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关键零部件和中间品制造企业。
对于具备园区经营能力,并承诺园区整体经济指标能够达到入区标准的,经管委会批准可以转为产业园区;自身不具备园区经营能力的,可与国有平台公司合作合资经营,也可与具备园区经营能力的社会企业合作经营,经管委会批准后转为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