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在危机中找到转机、创造生机、把握先机,下大力气把重庆汽摩产业巩固发展好、不断做大做强。3月24日,重庆召开汽车摩托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从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两方面定调、谋划汽摩产业发展,释放出积极信号。
在经济社会发展正常秩序加快恢复的背景下,汽摩产业作为重庆重要支柱产业,既要全面推进复工复产,稳住汽摩产业这个“基本盘”,更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推动汽摩产业高质量发展,把产业做大做强,挑战堪称巨大。
基本盘必须稳住
长期以来,汽车摩托车产业是我市重要支柱产业,人文积淀深厚,发展基础良好,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重要、贡献独特,对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曾超过25%。
2019年,重庆工业中的九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产业、材料产业、消费品产业、化工产业、装备产业、医药产业、摩托车产业、能源产业)呈现“八增一降”发展态势。其中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1%,不过降幅明显收窄,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而去年首次纳入“重庆市支柱产业”的摩托车产业增长2.4%。
但随着消费升级和新技术革命驱动,当前汽摩产业发展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产业形态、产业结构、产业格局等发生重大变化。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又遭遇疫情影响,我市汽摩产业面临双重考验、新的挑战。
汽摩行业进入艰难时刻,但也要清醒看到该产业在重庆生态良好、带动性强,在全国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坚决稳住汽摩产业基本盘。
去年重庆印发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2年)》,明确要进一步巩固我市汽车摩托车产业国内领先地位,提出到2020年汽车摩托车产业力争实现产值5800亿元,到2022年力争实现产值6800亿元。
立足当前,重庆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大政策供给和帮扶力度,全面推进汽摩产业复工复产,巩固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