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以数字之长补制造之短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0-03-20

  “宁波制造业技术好、条件好、体量大,大概占了整体产业结构的6成。然而传统制造业受疫情影响所暴露出的产业链阵痛,特别是在上下游供应链、员工接触性生产上,运用新的信息技术,用变革性的手段和载体来发展智能制造,成为了宁波当下的选择。”宁波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当前这是宁波以新兴产业弥补传统产业不足的机遇,也是顺应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新姿态。

  受访专家则表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枢纽型节点城市,宁波此次瞄准的五大新兴产业是其产业转型的重要路径。宁波正力图以数字之长补制造之短,从而为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疫情之下的危与机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整个中国,对经济发展形成冲击。对于工业大市宁波来说,更是一场不小的危机,然而“危”中也同样孕育着“机”。

  对于传统产业来说,复产复工意味着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和聚集,因而疫情期间无法绕过劳动力不足的现实难题。与此同时,众多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许多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脱颖而出,一些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异军突起,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宁波决心抓住这一轮因疫情所激发的新型产业“风口”。旨在通过智能制造加速区域经济由传统劳动力驱动向科技、人才、创新驱动转变,以弥补传统产业的不足,为新兴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3月13日,宁波出台了《意见》,着力发展医疗健康、工业互联网、5G+、数字经济、智能物流业五大产业,借此加快培育发展一批规模大、质量高、竞争力强的企业和企业集群。

  《意见》指出,到2025年,新兴行业代表性企业大量涌现,健康产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比重分别达到7.5%、9%,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2000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4500亿元,新兴产业成为宁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潘毅刚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宁波是制造业大市,各类制造业企业超过12万家,大部分仍深耕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急需向高质量转型。疫情的发生,一方面使得不少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众多新产业、新技术的市场需求,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除了医疗健康产业外,此次《意见》中提出的工业互联网、5G+、数字经济和智能物流,皆可赋能改造传统生产环节,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优化产业链,为宁波的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切实推动力。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