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复工复产加速,人们生活回归,新型消费也层出不穷:云买菜、云餐厅、云蹦迪、云教育、云旅游、云观展……在这背后,零售商超创新更快、更活跃,科技公司则富5G、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场景,培育新型信息产品消费增长点。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积极向好,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正成为广东对冲疫情、改善经济增长预期的大招。
市场更旺
线上线下消费“热”起来
南沙保税港区的跨境电商仓库格外繁忙,传送带声、扫码打包声、胶带封箱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把大大小小的包裹接力到分拣线上。
自3月5日起,南沙保税港区内诸多跨境电商企业就已有“三八促销节”的紧张氛围,口罩、口红、面霜等跨境电商商品陆续出区发往消费者手中。
据南沙海关统计,3月5日至3月8日“三八促销节”期间,南沙海关验放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二线进境电子清单185.2万票,其中3月5日单日验放清单88.9万票,这也是2020年以来单日业务量峰值。
伴随着各行业有序复产复工,广东市民生活逐步恢复如常,消费市场也逐渐热起来。
“我在网上下单了两件春装,每天都有快递在路上。”上班族小刘说,全面复工后,希望以新面貌迎接新一年的工作,她计划花2000元购置衣物,比往常高了2倍。
在业内人士看来,受疫情影响的部分补偿性消费如今逐渐释放,不仅网购营业额逐步回升,网购商品的品类也有新变化。消费正在由基本生活所需,转向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阿里巴巴近期发布的《淘宝经济暖报》显示,复工复产后,用户在吃、穿、用三个维度上,购物内容明显变得更加丰富。比如,风衣的成交金额较上个月环比提高4倍,手表眼镜、珠宝饰品也都有明显增长。
线上消费火热,线下消费也逐步复苏。
广东各地的线下百货店、购物中心陆续恢复营业,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的化妆品区、精品超市成为最多人光顾的区域,精品美食、美妆护肤、服装服饰、珠宝名表等产品的销售额也在增长。
除了“买买买”,最能看出广东人的生活是否步入正轨的“窗口”之一,就是餐饮业。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多家购物中心内的餐饮店已按规有序恢复堂食服务。行业数据显示,广州近四成餐饮企业已恢复堂食。
“这段时间都没法出门吃喝玩乐,很怀念一盅两件的味道。”一大早,市民张小姐就带着母亲来到陶陶居国金店,希望在这里度过一个悠闲的早茶时刻。
“3月上旬,我们会逐步恢复堂食,每个区开一家。”广州知名餐饮企业点都德有关负责人沈志辉说,随着疫情慢慢好转,市场在进一步回暖,“消费者的餐饮消费欲望还是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