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重庆高新区正处在疫情防控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期、建设科学城打造“升级版”新历史时期。日前,重庆高新区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国内6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举行“借智会”,深入研究和讨论重庆高新区推进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关话题。
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在重庆高新区召开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家研讨会上,重庆高新区与6位专家学者围绕重庆高新区如何服从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的主题,对重庆高新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目标定位、总体思路、重点事项,重庆高新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路径及重大项目安排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对话。身处国内各地的专家学者从宏观、微观、学术理论、思维逻辑、项目建议等多个维度,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充分剖析,并积极建言献策。
专家研讨会的召开,体现了重庆高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心。其实,在此之前,重庆高新区已先后谋划推动多项重点工作,积极对接相关市级部门,委托专业机构初步研究提出了《重庆高新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报告》,主动与成都高新区沟通,双方初步商定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专家建言重庆高新区积极当好“排头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提出,使得成渝两地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迎来新的重大战略机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家研讨会上达成共识,重庆高新区要以此为新起点,当好成渝一体化的“排头兵”,早谋划、早部署、早推进,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期,会同成都高新区一起,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原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表示,可以肯定的是,重庆高新区未来会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重要经济增长极。作为经济增长极,就要聚集经济要素。重庆高新区要聚集的经济要素,不能局限于本区域,要放眼全国、全世界。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认为,重庆高新区、重庆科学城有自己特定的历史使命。应该思考的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重庆高新区要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进而成为科创中心的主要支撑者以及推动川渝地区协同创新体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敬说,重庆高新区可以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顺应“增长极”发展规律和理论前提下,可以在四个方面对外做出贡献:高新技术,高水平产业,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孵化、输出,开放。
重庆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书记向旭东建议,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高新区的规划既要符合当前起步阶段的现状,又要适应未来发展,要兼顾宏观与微观,充分考虑智能、生态、交通、人才、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等诸多要素。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涂建军指出,如何定位、如何外部合作与协同、如何内部扩容与规划,是重庆高新区面临的三个问题。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在创新方面互相激发、成就的例子可以为重庆高新区与高校的创新要素关系提供参考价值。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煜辉认为,讨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基于三个背景:一是全球正处于资源紧缺背景下的发展模式;二是双城体制下多城竞争与合作的发展模式;三是如何以全域谋一地、以一地服务大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