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印发以来,四川有关部门团结协作、主动作为,有力有序推进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2018年6月,四川印发《四川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截至目前,该方案确定的25项具体改革事项已完成11项,占44%,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增加产业工人“源头活水”
2019年11月23日,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中高职衔接技能大赛开赛,参赛人数创历年新高。大赛主办方介绍,中高职技能衔接大赛不仅是中职学生展示技能的平台,还为中高职衔接搭建成才立交桥,为助推中高职学校融通发展提供平台。
目前,四川已经形成了顺畅的中高职衔接机制,“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也基本打通,中职学生可以成长为研究生。四川还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多主体、跨区域联合举办职业教育的集团(产教联盟)102个,覆盖职业院校学生100万人左右。
除了职业教育改革,四川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增加“源头活水”。
2018年,四川提出推动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培育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五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围绕“5+1”产业所需,四川实施以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师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打造“天府工匠”“四川工匠”,培养“技能川军”。
四川立足农民工输出大省的省情特点,将返乡就业农民工作为壮大四川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力量,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出台《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全链条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目前已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403个,新增返乡创业3.1万人,新增创办企业9725个,带动12.9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