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发挥民营经济、市场经济、侨商优势,构建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示范区。”3月6日上午,浙江省商务厅举行浙江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云端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温州联动创新区总体方案》。
2019年12月9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杭州、宁波、温州、嘉兴、金华、台州等6个联动创新区。其中,温州获批设立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温州联动创新区(下称“温州联动创新区”)。
面对显著的民营经济体制机制优势,温州联动创新区考虑的建设方向,正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围绕“民营经济+国际化”,努力把温州联动创新区建设成为民营经济服务样板区、民营企业国际化示范区、侨商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据统计,温州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量的99.5%,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83.7%的GDP,95.5%的工业增加值,92.9%的就业岗位,88.2%的税收收入,80%的外贸出口。
而有了战略定位,温州联动创新区又将如何建设?市商务局相关人士在会上给出了答案,将围绕民营企业发展,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打造民营经济服务高地。
另外,提升民营企业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水平,推动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并购和投资,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国际化发展,培育一批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的本土跨国公司。同时发挥温州侨商网络资源优势,引导温州民营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品牌合作等方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拓展营销网络、开展产能合作。积极搭建侨商创业创新平台,推动“侨商回归”。
据悉,温州联动创新区实施范围合计106.7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瓯江口片区38.2平方公里,包括瓯江口新区一期、乐清湾港区、乐清经济开发区、洞头大小门临港产业区;浙南片区64.9平方公里,包括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相关拓展区块、瑞安经济开发区及侨贸小镇;鹿城片区3.6平方公里。
而在功能划分上,瓯江口片区重点发展临港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三大产业。浙南片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时尚轻工、电商侨贸等产业。鹿城片区则重点发展市场采购贸易。
温州联动创新区计划经过3-5年的改革探索,基本形成投资贸易便利、法治环境规范、金融服务完善、国际国内领先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侨商创业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的本土跨国公司,为全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