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进一步抗击疫情做好经济发展工作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0-03-06

  2月27日,“青年理想之城、绽放青春骄傲——青年北仑新闻发布会”在宁波市北仑区举行。

  宁波市北仑区委副书记、区长孙旭东发布,为进一步抗击疫情做好经济发展工作,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围绕北仑打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和“225”外贸双万亿行动示范区建设,激活区域经济的外向魅力和内生动力,引导青年与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营造青年创业带动青年就业的良好氛围,北仑全力打造全国首个“青年与产业协同”发展生态体系,配套出台了《北仑区促进青年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

  作为体系政策出台的背景支撑,宁波青年与城市发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2019年及疫情期间北仑青年发展环境大数据分析报告》。

  “从青年人群大数据分析,到青年创业观、就业观和生活观研究,再到结合疫情时期特点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关于‘青年与产业协同’发展生态体系的闭环已初步形成!”宁波市委常委、北仑区委书记梁群告诉记者,作为省市工业经济的龙头区域,北仑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主要讲话精神,充分结合北仑作为全国首批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县(市、区)的先发优势和过去一年全面建设“青年北仑”的工作基础和实践经验,顺势而为,激活“青年思维”时代担当,直面挑战、化危为机,发挥北仑本土产业优势和体制优势,大力培育智能制造、化工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北仑持续高质量发展。

  “遇危谋机、化危为机——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推动青年的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青年北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宁波市北仑区委组织部部长朱安伟认为,疫情对经济恢复发展造成的困难,正是“青年北仑”建设锻造淬火的历史性机遇,在网络、社交、通讯技术发展加速影响社会的今天,如何发挥青年人旺盛的斗争精神专注工作事业、如何以问题为导向,加速社会管理创新的横向与纵向交叉链动,推进区域经济强力启航和长久续航,正是“青年与产业协同”发展生态体系的历史使命。

  统计显示,2019年宁波市北仑区净增青年人口1.97万人,其中青年人才1.68万人,青年人口占常住人口为34.27%,同比提高2.48个百分点;共计发放青年公寓购房码889个,支持青年消费及创业信贷9898笔,合同总额29.77亿元……

  “面对挑战谋划思路、规划平台,我们深感在北仑这样一个拥有五大国家级开发区平台、689家规上工业企业、564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4万家各类型企业市场主体、经济极其活跃的发展区域,无论是区域内的存量优化还是区域外的流量竞入,创业创新肯定是未来的主流!”北仑区发改局局长鲍志荣告诉记者,“青年与产业协同”的发展生态体系,将会从发展意志定位、政策导向引领和产业部门联动作为等多方面,助推北仑经济发展!

  对购买商务楼宇300平方米以上或厂房500平方米以上且实际运行的,给予市场价20%、最高100万元创业券补助;

  对青年创办科技型实体开展科技研发、关键技术攻关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创新券补助;对青年创办实体服务“246”产业和“225”外贸双万亿行动,为相关产业领域提供技术支持、科技研发等服务并取得实际成效的,优先纳入行业推广服务商名录。

  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提供青年就业岗位,给予最长3年、每人每年4000元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对新引进的高端服务业平台型企业提供青年就业岗位30个及以上,给予每人每年4000元、最长3年每年最高500万元创业券补助;……

  “实施意见中对青年创办实体或青年个人的扶持奖励,主要以创业券、创新券的形式予以体现,使用对象为青年创办实体或平台,可用于购买新成套设备材料、软件及技术咨询服务、办公生产场地装修等有效投入,有效使用时限为3年,这样做旨在引导青年实体进一步扩大投资,以此反哺于整个社会青年创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形成青年与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宁波市北仑区青年北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记者从《北仑区促进青年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看到,该实施意见共有10条,分别从加大带动青年就业扶持、加大青年创新扶持、加大青年创业扶持、加大青年公共服务平台扶持等10个方面切入,结合青年人就业观、创业观发展趋势,通过搭建平台、提供公共服务、资金补助奖励等形式,为广大青年在创业创新过程中办实事、解难题,让青年有更多投身产业发展的社会共鸣与获得感。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