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总体呈现出疫情稳步缓解和经济活跃度有序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3月2日上午,成都举行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目标坚定:启动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快进键”,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推动完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危机中往往蕴含契机,积极谋划疫后发展,成都“危”中寻“机”。□本报记者 吴亚飞
市场脉动
化危为机尝试创新
目标不改拼劲不变
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两手抓、两不误?会议一开始,登台分享经验的是成都各代表企业。
“预计全年完成500228台的产量目标,同比增长11%。”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总经理修俊一介绍,2月17日,公司全面复产,此后仅3天,单位小时产能就100%恢复,开启追产模式,平均每60秒就有一辆汽车完成组装,预计8月将达到去年同期30万台产量水平。
企业信心背后,是一系列保障举措作支撑。针对一汽-大众物料供应难,成都快速审批了81家在蓉的零部件供应商复工申请,出具公函协调重点疫区部分供应商复工复产,开设物流运输绿色通道,实现重点疫区的零部件入川后“人员无接触式转运”。
成都远洋太古里是成都市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地产项目之一。“疫情导致销售和客流量双降,员工、顾客、租户焦虑情绪蔓延,开放式街区的防控难度也提出严峻挑战。”成都远洋太古里总经理伍玉珊表示,我们实行封闭式管理,原有20个出入口减为4个,实行全覆盖体温检测,“一店一策”落实防疫措施,开展无接触销售。目前,成都远洋太古里已有 280 多个门店开门,复工率95.6%,日均人流量3万人次,逐步恢复人气和商气。
纵观全市,从2月3日以来截至3月1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3588户,复工率达100%;建筑工地复工5298个,复工率99.6%;民航、铁路、道路运输运力分别恢复到同期正常水平的65%、36%和40%;市域交通运量较2月3日增长51.2%、进出货物车辆增长249%,粮油肉菜市场供应量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