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15届101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若干措施》,提出48条措施(以下简称“48条”)。
“48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既立足近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着眼全年及未来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经测算,“48条”最多可为企业减负超830亿元;通过建立市应急转贷机制和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可再为企业增加流动资金1300亿元。
真金白银 助企“过关”
《若干措施》坚持目标导向、企业导向和项目导向。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千方百计扩大有效需求的同时,多措并举支持重点行业发展,加快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增长较快的新兴产业,进一步发挥带动作用。
二是坚持企业导向。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短期的生存问题和疫情过后的发展问题。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普遍诉求,在融资、税费、租金、用工等方面出台措施,支持企业科学有序复工复产,用真金白银实实在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狠抓重点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引智引技引资力度,吸引培育更多优质企业落户。
三是坚持项目导向。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狠抓“5个一批”,推动一批在建项目加快复工、一批新项目尽快开工、一批前期项目提前动工、一批条件成熟的“十四五”规划项目提前开工、谋划储备一批新的重大项目,确保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进度走,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各类生产要素有序、有力、有效流动起来。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按照“三个导向”,广州提出10个方面48条具体举措,确保能落地、快落地、见实效。这些政策与前段时间出台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15条”等政策充分衔接,又有所区别,短期政策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渡过难关,但更多政策着眼中长期,补短板、强优势、建机制。
因此,在起草《若干措施》时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立足当前,顺势而为。立足近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补产、项目复工开工赶工,推动经济尽快回归正常循环,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大、吸引力强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难关、提信心。二是着眼长远,扬长补短。着眼全年及未来发展,从供需两端入手,加力扩内需稳外需,进一步巩固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强劲发展势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城市治理体系,率先塑造全方位、立体式、一体化的引智引技引资新高地,确保全年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提升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