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没有硝烟的战争。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大考。
南京市秦淮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筑牢社区一线防控堡垒,全力部署企业复工稳产,统筹下好先手棋,奋力夺取双胜利。
社区守门人,守护百万居民“稳稳的幸福”
“我们住在秦淮!这里很安全,很放心。没问题的!”这个春节,秦淮区居民的宅家生活平添了一份底气,相互交流间多了一种自豪感。这是秦淮区疫情防控动手早、抓得实的最好注脚。
为了城南百姓的这份“稳稳的幸福”,万家团圆的除夕夜,秦淮区近千名街道干部、民警、社工在“扫楼”,通宵完成武汉来宁人员排查,在南京市各区中第一个摸清基本底数。
大年初一即征用酒店,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者以及散居在各酒店中的相关人员采取集中观察措施。年初二取消春节休假,当天就有近3000名干部、社工到位进入“战斗岗哨”。
秦淮区领导每人挂包督导一个街道,一线指挥压实责任。4批近千名区机关党员干部组成“党员突击队”,全部下沉社区网格。全区2万多名党员、群众在防控一线守好家门口最后100米。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秦淮区果断决策,年初一下午,整体关闭夫子庙、老门东街区,宣布停办灯会,彻底斩断传播风险。年味最浓的秦淮变得安静了,但这份安静让百姓很安心,让整个城市很放心。
社区党委牵头,统筹派出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志愿者等力量,对1272个网格实行地毯式排查。438个有物管小区,物业公司落实“十个严格”工作要求; 459个无物管小区及零散片区,以路划片、定点设卡,由党员干部、城管队员、社工、协管员落实24小时值守。党旗招展,每一个小区门口都有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若论人口密度,南京老城区堪比香港,防疫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秦淮区内常住人口超百万人,流动人口约25万人;各类市场主体近6万个,从业人员约45万人。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没有什么岁月静好的“天时地利”,靠的是群防群控的“天罗地网”。
金牌店小二,用最优服务实现最快复工
社区一线初战告捷,再接再厉!织好防控密网,迎接复工大考。秦淮人提前谋划,有条不紊。
“我们前后筹措了20多万个口罩,源源不断,一边支援社区防控一线,同时给复工企业备货。”白下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既是后勤支援,也是战斗一线。1月23日起,该园区就发动驻园企业全员排查旅居接触史,对1.9万名企业员工实行人员信息日查日报。1月28日全员返岗,划分17个片区逐个楼宇、企业“查清人”“管好门”“筹物资”,深刻领会中央、省市的要求,准确判断形势,有条不紊地备战复工。
海外订单催货急。1月29日,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申请复工,管委会现场办公审核通过。复工第二天,秦淮区委书记林涛实地调研,问需于企。“上游企业还没有复工,生产线面临‘断供’”,企业有困难,第一时间解决。管委会、发改局一把手开始往返“跑腿”,请求市里支持,跨区协调。13日,外区的关键辅料厂顺利复工。这家不断扩大产能、瞄准年度销售额56亿的龙头企业终于吃下“定心丸”。
2月19日晚8点,白下高新园区管委会里灯火通明,一个好消息振奋人心:核心区科技企业453家,实现全部复工,这在全市15家高新区里是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