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电 今年以来,北京市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多措并举调度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工程建设有关工作,力争把疫情对投资的影响降到最低。
战“疫”时刻,重点工程稳步推进
京南大地,凤凰于飞。战“疫”时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同意方案一的总体构思,下一步要对南北地块地下空间连通、商业面积配置等问题深入论证考虑。”在前不久举行的临空经济区线上会议上,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曹辉表示,公司有责任也有义务迅速推进临空经济区国际航空总部园项目开工建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北京投资调控工作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多,但稳投资仍具备一定基础。随着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全面实施,城市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双向发力,形成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一批区域投资增长极,为扩大有效投资提供广阔的潜力空间。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建筑工地上,机械轰鸣,工人们戴着口罩有序作业。“三大建筑”落成后,将成为副中心“地标”级的城市活力组团。
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谈绪祥介绍,当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有多个千亿级以上的功能节点,如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运河商务区、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投资前景广阔。
“三个一百”工程托底,千亿投资可期
2020年,北京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市重点工程作为发挥投资关键支撑作用、实施精准调控的关键抓手,继续集中实施“三个一百”市重点工程,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相比2019年,今年北京市重点工程在结构上更加注重民生,进一步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改善项目投资安排力度,包括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等6个政策房项目、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一期等22个教育项目、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等22个医疗项目以及其他几十个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项目。100个民生改善项目当年计划投资1309亿元、建安投资546亿元。
与此同时,产业项目的“高精尖”属性更加突出。据谈绪祥介绍,今年北京遴选了40项加速转型升级的先进制造业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18个交叉研究平台及大科学装置项目也在加速推进建设。
在基础设施方面,将重点建设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丰台火车站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扩大交通有效供给、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初步统计,“三个一百”市重点工程当年计划完成投资约2523亿元、建安投资约12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