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脉动下的人才涌动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0-01-20

  高德地图近日发布的《2020年度春运出行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20年广州将成为“反向春运”(即部分老人前往子女工作地过年)的第一热门目的地。官方统计的广州春运客流数据透露,到达广州的客流连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广州共有2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省的52%,同比增长23.8%。而根据最新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广州在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排名提升至第21位。

  这两组数据既反映了年轻人“用脚投票”的城市流向,也彰显了广州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强劲动力,共同擘画出一座人才强市的美好未来。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广州出台实施大湾区内首个人才战略性文件“广聚英才计划”,从全局的高度,对人才事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博士博士后支持政策、人才中介机构促进办法、人才公寓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先后出台,“广聚英才计划”推动全市上下聚才视野战略性转变、人才政策战略性优化、人才工作格局战略性提升的效果得到初步体现。

  对人才而言,选择一座城,也是在选择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是人生方式。对于城市而言,帮助实现人才的梦想,也铸就城市的未来。城兴人,人兴业,城市与人才共生共融,为人才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成长环境,广州用全方位的服务擦亮“创新到广州、创业来广州、创造在广州”的新名片。

  ●南方日报记者 周甫琦 朱伟良 李欣

  年轻人让城市更青春

  南田路,汾阳里。踏上巷口的青麻石,左边一排广府竹筒屋,阳台探出几丛绿枝。右边一面新漆白墙,顶上灰瓦鳞次栉比。经由7位本土建筑师的现代设计改造,曾经几近危房的百年老屋活化新生,变身民宿生活空间。

  “我们依据唐代汾阳王郭子仪后人在此处落脚的传说,构建了‘汾阳王’的设计故事。”李志安团队打造的壹舍民宿走出了一条广府民居混搭现代设计的网红路线,有2/3用作公共空间和文创产业,成为了片区的社交打卡点。

  去年,400多人在这里体验了一场音乐装置展。音乐家、导演、大学生、花艺师、服装设计师……他们身份各异,但无一例外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年轻人”。

  在建筑师、设计师的合作下,有机的城市更新在自然地发生。正如他们自己所言:让更多年轻人能够发挥聪明才智,参与到广州这座城市的老旧小区改造,使更多年轻人通过新的城市空间爱上这座城市,他们的思考、理解和参与,正在赋予这些日渐衰颓的老旧小区以新的生命力,成为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的生动注脚。

  城市发展处处见活力。汾阳里所在的海珠区是城市中心的一座生态岛,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群的到来,其43岁的人口平均年龄将持续“减龄”。人才的扎根推动海珠创新岛“逆生长”,远近闻名的广州T.I.T创意园,其前身正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广州纺织机械厂,经改造后于2010年正式开园,多年发展集聚了以微信、MO&CO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成为广州创新的一大地标。

  在一河之隔的番禺,以广州大学城为核心区的人才小镇从蓝图走向现实,整合区域内四大发展平台和12家科技产业园区,形成承接人才成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N极延伸网络,让“人才联通、产业贯通、资源融通”的理念为城市贡献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力量。

  猎聘网华南总部去年落户广州。“广州作为超大城市,本身就具有资源和人才的双聚集效应。”猎聘网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戴科彬说,尤其是近年来,广州频频出台升级人才新政,降低落户门槛,形成强大的人才磁场。

  数据显示,2018年广州人口流入达41万人,其中博士和博士后约4000至5000人。猎聘大数据可进一步佐证:广州中高端人才市场一直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在2019年全年名列全国第四。“广州的中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25-35岁,占比超过60%,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激荡出澎湃的老城市新活力。”戴科彬说。

  “最强大脑”服务大湾区城市群

  走过全国十多个城市后,索答科技创始人石忠民博士把回国创业的第一站放在了广州。“我们团队在硅谷获得投资后曾在北美创业,在2009年‘带土移植’到这里。”

  尽管已经拥有成熟的业务团队,他如今仍时不时会开着车往返于珠江西岸的智能制造企业,或是挖掘全新智能设备应用场景,或是寻找有吸引力的创意合作。“伴随着轨道交通的完善,我们一天内可以实现广州与中山、珠海等地往返。”他兴奋地说。

  上世纪80年代,广州来的“星期六工程师”骑着自行车到珠三角腹地帮助当地企业成长,让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感叹:“宁可放弃100万元的利润,也不放弃一个有用之才。”现在,像石忠民这样高端人才坐着地铁串联在珠三角的城市群里,为格力、美的、联邦、欧派等制造业企业提供前沿管理和科技的智慧。

  自2004年广州大学城开学招生以来,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16年来已向全省输出近60万名大学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创新一线,汇聚成大湾区创新生力军。

  每年3万余名高素质技能人才在广州毕业走向社会,随着科教城一期首家学校动工,技能教育传统优势将在新平台上形成合力。广州科教城将以“产业大脑”与广州大学城的“创新大脑”共振共鸣,以“最强大脑”打造服务大湾区的人才新高地。

  聚集了全省80%的高校、97%的国家级重点学科、69%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58%的独立研究机构,引进了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一系列国际合作平台,广州正成为越来越多人才落地的第一站。

  入驻广州天河港澳青年之家至今已有三个月时间,澳门创客陈祥用“回家”二字形容感受。在他看来,广州配套完善、交通便利,是初创企业落地的最佳地。“公司入驻了,找到这里相当于回到‘家’了。”他在工位上摆上了公司研发的茶饮、智能运动公园项目的展示资料,加快推动创业项目落地。

  借助港澳青年之家的平台,在如火如荼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州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向无数港澳青年发出了“邀请函”。目前,该平台帮助超过70家港澳青年创办企业落地广州,其中70%为香港企业,30%为澳门企业。“优惠政策、运营、软件、人才,这些都是天河吸引人才的地方,也是广州的优势。”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主任林惠斌说。

  凭借地铁、城轨乃至高铁的联通,以及基于产业链的产学研合作实现跨区域优势互补,人才逐渐在大湾区实现全天候、无阻碍的跨城交流。从广州到湾区城市群,一张智力共享的网络正在铺展。

  国际大都市呼唤全球人才

  新加坡国家工程院院士李德紘是个大高个,每逢周末他总爱骑着折叠的小自行车,慢行在珠江两岸。从琶洲到广州塔、从海珠桥到沙面,千年商都历史的厚重和创新的活力让他享受着与城市地标的每一次遇见。

  “来到一个城市要感受这里的脉动、底蕴、温度,城市是会呼吸的,有生命力的。”去年初,他决定全职担任佳都科技全球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现在,一年365天里有200多天是在广州。

  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国际化,国际人才是一个重要指标。环视国际一流的大都市,无论是美国的纽约、英国伦敦,还是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无一不是国际人才荟萃之地。

  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下来的城市底蕴,形成了广州独特的魅力。千年商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融汇东西南北,多样性的城市文化成为广州与世界互通的纽带,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人才前来投资兴业。截至目前,广州共有常住外国人约5.7万人,持有效工作许可在穗长期工作的外国人才约1.62万人,排名全国第4,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20%。

  “广州是一座让梦想者追梦的城市,无论你来自哪里,中国的其他地方或是世界的每个角落,只要你肯努力、肯创新,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广汽研究院首席技术官Marco自豪地说,广汽传祺轿车实现自主品牌汽车研发,仅用了不到11年时间。在他刚来的时候,大家都说“广州制造”,而现在“广州设计”和“广州创造”的名片已经走向世界。

  国际智力资源密集涌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增长、世界创新型项目扎堆落户、创新平台快速打通……更多的新技术、新思维、新成果迅速融合。正是城市包容和开放的气质,广聚全球英才,给广州带来了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从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来看,以高水平各类人才汇聚为基础支撑的创新和专业化服务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比如波音飞机作为全球高端制造总装基地,为西雅图提供了工业化时代的全球竞争力,而今天微软和亚马逊的创新能力,又使西雅图再添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高速发展,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不断提升,在国际权威全球城市排名评价中位次稳步上升,迈进世界一线城市行列。城市面貌向国际一流靠拢,打造与国际规则衔接的营商环境,在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新征程上,广州呼唤更多的全球人才到来。

  “国际大都市的文化是多元的,内涵是丰富的,能让来自全球的人才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广州有这样的底气和潜力。”李德紘说。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