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诗句里,都不乏对这座烟雨江南之城的美誉。杭州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积淀,留下了大量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断桥相会、梁祝化蝶的传说流传至今。
配合城市发展的需要,杭州进行了多次行政区划的调整,让杭州从西湖时代“三面云山一面城”的传统城市格局,走向了钱塘江时代“一江春水穿城过”的新城市格局。在快速活跃的经济发展中,杭州迸发出强大的进取心,其城市气质也在悄然改变。
近几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杭州在互联网经济产业升级中跑出了“杭州速度”;G20峰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提高了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2022年亚运会的即将举办更是另众人瞩目与期待。实现弯道超车的“杭州样本”以前所未有的曝光度,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
如今,如何推动城市持续性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杭州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而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便是关键答案之一。目前杭州投资环境的大幅改善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强了内生动力,未来还需继续找差距、补短板、向全球最佳水平看齐。
招商引资靠环境致胜,以文化致远。相信有如此人文底蕴基础的杭州,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之城的蝶变之路上,必将行至更远。
杭州优化投资软环境的“硬举措”
一座有着优质“软环境”的城市有哪些标配画面?政务服务效率高、投资资本活跃、企业经营成本低、市场法治环境优良、创业创新积极性高、市民安居乐业等无疑是核心内容。
在此标准下,多年来杭州在政府环境、金融支持、技术创新、人才服务等方面多管齐下,发挥长处并补足短板,构建了全方位的投资“软环境”。
如果说政府是半亩方塘,那么企业就是这池子的鱼,企业对政府服务质量的感知就像鱼对水质的感知一样敏锐而直接。如何调动政府各部门的积极性,真正为市场经济服务至关重要。杭州市政府不断强调,政府要像“店小二”一样服务企业,俯下身子降低姿态做服务,从“管理者”变为“服务者”,为企业提供“有求必应,随叫随应”的“保姆式”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