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大西安追赶超越的发展之路,还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抑或是打造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和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都要求我市把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西安市委、市政府把补短板作为践行“五个扎实”、努力追赶超越、加快大西安大发展的破题之举,积极探索补短板的实践路径和实际举措。特别是围绕扩大工业投资、推动产业聚集、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精准聚焦补短板的主攻方向……
高新技术产业
助推“硬科技之都”形成“新支柱”
前不久,一组最新出炉的统计数据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今年前4个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比上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新兴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光电子器件增长2.3倍、交流电动机增长1.4倍、光纤增长85.2%、光缆增长50.2%、多晶硅增长18.2%,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5.1倍……
作为“3+1”万亿级大产业的首要组成,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实现“追赶超越”主导力量
去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努力构建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先导性、支柱性,围绕打造“双高端”,加快培育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电子、与云计算、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卫星应用、新材料等9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实施……如今,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大西安实现“追赶超越”的主导力量,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这既是我市的发展目标,更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机遇。“硬科技”理念的提出者米磊认为,硬科技是比高科技更加核心、高精尖的原创技术。综观我市的硬科技“八路军”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紧密相关,不仅产业积淀深厚,而且拥有鲜明的特征和强大的国内外竞争力。
瞄准尖端前沿大批项目屡结硕果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我市抢抓机遇,不断取得突破: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暨西安交大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举行签约揭牌,一个建设集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等于一体的技术创新基地正在加速崛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创新成果研发和高层次团队培育……
我市瞄准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尖端前沿,持续发力,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迈向中高端,新材料、基因检测、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大批项目屡结硕果,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力、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互联网“三巨头”强化布局助推高新技术产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纷纷加大在大西安的布局力度,一大批项目迅速落地发展。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聚焦‘三六九’ 振兴大西安”的目标,其中包括做强丝路科创中心。综观我市与百度、阿里、腾讯的合作,“丝路”“科创”等元素较为突出。
我市与腾讯的合作,在“双创”领域的发展颇具亮点。作为腾讯公司致力于培育外部创业创新的平台,腾讯开放平台已在全国创立了30多个众创空间,其中,西安的众创空间是落地最早的项目之一,在过去的2年里培育了近200个优秀的创业项目……腾讯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西安已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对腾讯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行业列为硬科技发展的“八路军”,这样会极大降低腾讯在西安的运营成本。
先进制造业
找准路径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我市的制造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工业体系完整、产业聚集度高,科教资源、军工科技资源等位居全国前列,航空航天、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6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以“经开区+高陵组团+临潼组团+航空基地+富阎板块”等区域为依托的工业大走廊,打造“工业增长极”……一系列支持先进制造业大发展的规划,展示出大西安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雄心壮志。
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交出漂亮成绩单
去年以来,吉利、开沃、宝能等新能源汽车项目布局大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成为这座城市的热点,与此同时,建设“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市,用5年时间迈入全国制造业强市行列……这些目标引领着大西安先进制造业加速奔跑。
今年前4个月,西安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8%。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9%……回望整个2017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61.77亿元,增长5.8%。高技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410.3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4.8%,同比增长14.9%。我市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航空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态势更是喜人:汽车制造业增长35.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30.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9%……
营商环境等领域综合施策激发潜能
在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市不仅着力开展“龙头培育”行动,鼓励通过壮大主业、整合资源、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快形成一批规模过百亿、过千亿的大企业、大集团和行业龙头企业,还要在此基础上,以大企业为依托,开展“中小企业梯队成长培育行动”,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配套协作能力较强的高成长性配套企业,促进小微企业跃升为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小巨人企业”、“单打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
商贸物流业
“三大经济”助推大西安奔跑加速
万亿级,这是大西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也是这座城市追赶超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回首去年以来的征程,大西安大力发展商贸、旅游、会展、文化创意、现代物流、金融、科技服务等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在现代服务业迈向万亿级的过程中,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加速发展,成为大西安加速奔跑的重要推力……
“三大经济”助推商贸物流业效应明显
去年以来,大西安举办了多项高规格、国际化的会议,从欧亚经济论坛到丝博会、国际通航大会,再到各种专题性国际会议,超过200场的规模以上会展活动,使大西安的号召力、影响力不断增强,门户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首届世界西商大会、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更是向世界展示出新西安、新经济、新活力。
高品质“生活圈”惠及越来越多的人群
以人们身边的商圈为例,如今的大西安,正在加速步入“多级商圈发展”时代。我市目前在建和拟建的商业综合体共有70个,商业总面积557.5万平方米,预计年内开业的综合体有42个,面积303万平方米……钟楼国际消费中心商圈、小寨、高新、曲江、经开、西咸、浐灞6个城市商业中心商圈、28个次级核心商圈和大大小小的社区便民商圈,层次清晰的商业布局结构,将带动和辐射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之我市酒店业国际化程度逐渐提高,多家国内外知名酒店品牌的进驻,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迈进。
枢纽经济发力商贸物流业成拉动经济增长主力
目光转向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人们会发现,去年以来,以物流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在我市实现了突破性发展:京东把无人机总部和研发中心放在了这里;圆通在这里投资了航空公司和科技公司;中通建起了西北电商物流产业园;传化集团要打造“一城二港三中心”;海航现代物流集团在这里举行成立大会,标志着海航集团物流板块正式落户三秦大地……物流业巨头纷纷加速布局西安。
备受关注的“长安号”也喜讯频传!截至5月28日,长安号今年开行量和货运量分别是2017年全年的1.85倍和1.61倍;2018年前5个月,国际港务区跨境电商进出口单量突破300万单,同比增长30%以上……
文化旅游大产业
做中华文化担当 建旅游时尚之都
6月4日下午,“西安·最中国”文化旅游推介会在香港举行。古都厚重的底蕴,精妙传承的民俗文化,让香港市民游客近距离领略到了“西安·最中国”的独特魅力。
早在今年春节期间,“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就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春节假日我市共接待游客1269.49万人次,同比增长66.56%,实现旅游收入103.15亿元,同比增长137.08%,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