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午,以“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为兰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为主题的兰州市人才工作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
兰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兰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旭发布兰州市人才工作情况,兰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兰州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书英,兰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南战军,兰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主任孙裕分别回答记者的提问。
新闻发布会通报,特别是2017年以来,兰州市不断增强危机意识,强化责任使命,深入践行“全域人才”理念,多措并举推进人才集聚,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多项规范性文件,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实现了人才总量的不断提升和人才结构的持续优化。同时,建立了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市县财政共同分担,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经费投入机制,2018年,全市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由原来的5786万元调增为1.5786亿元,有力保障了全市人才工作开展。
兰州市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将兰州区域内的中央和省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高层次人才,全部纳入兰州市人才服务保障范围,同等享受财政金融、项目扶持、职称薪酬、保险医疗、住房保障、来兰落户、配偶就业安置、子女入学、服务保障等优惠政策,形成配套衔接的“1+9”人才保障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全方位优质服务。近三年来,兰州市先后兑现优惠政策8000多万元,建成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4.48万平方米,用“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确保了各类人才在兰后顾无忧。
广泛实施市级重点人才项目和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扶持计划,连续举办四届“活力金城”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累计投入1.9亿元支持442个重点人才项目,单项最高扶持200万元,带动研发投入21.8亿元,实现销售额69.7亿元,实现利税10.88亿元。设立20亿元的兰州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兰州科技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累计投放贷款43.94亿元,以股权投资、贴息贷款、无偿资助和投资补助等方式,全力支持各类人才干事创业。
积极引导省内外科技成果在兰转化,促进在兰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动融合,先后组建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基地51个、企业研发机构20个,并与北大、中科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共建6个技术转移中心,与19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依托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国家实验室,成立了稀土功能材料、生命科学技术等4个产业研究院。采取“创新创业+基地”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优质双创平台、孵化平台,广泛吸引人才、技术、产业、资本集聚,共打造三维大数据产业园、兰州3D打印产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会宁路双创示范街等各类双创平台基地448个,并组建由87家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组成的众创孵化联盟。
近三年,全市共引进各类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2559人,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等375人,引进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优秀毕业生392人。去年以来,全市净增人口16万余人,与西部其他城市人口净流出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才人口的吸附力正在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