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北京团市委联合首都文明办、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体育局等单位开展“北京青年榜样·时代楷模”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分类进行精细化思想引导,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面向全市各行各业以及基层一线,寻找、发现、推选一批在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青年榜样。
这些青年榜样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把青春正能量汇聚到助力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自今年7月份活动启动以来,参与人数超过百万。经过严格遴选,最终选出30名事迹突出、感染力强、根植基层的“北京青年榜样”年度人物。
“七有五性”心中记 服务民生铁肩担
保障和改善首都民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构建首都治理体系的应有之意。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本次获评北京青年榜样的30位青年中,很多青年都是立足本岗位,紧紧围绕“七有”(即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学有所教)、“五性”(即便利性、宜居性、安全性、公正性、多样性)民生要求,默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安全性是一个城市正常运行发展的基石,来自应急队伍的80后“青年榜样”刘冬毕业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系统工程专业,退伍之后来到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处工作。大到森林山火、公共卫生事件,小到某个居民家中的自来水管泄漏,对于自己的工作,他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遇不到”,只要涉及城市安全,他们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应急值守,一个电话、一条信息就能随时把他们拉回到工作岗位。
群众的安全感不仅建立在现实层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变得尤为重要。但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来自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六支队的民警、青年榜样李晓壮凭着过硬的计算机技能和吃苦耐劳精神,加上一双“火眼金睛”,黑客攻击、钓鱼诈骗网站、倒卖公民信息等网络违法行为在他的眼皮底下无处遁形。他是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主流价值的捍卫者、清朗空间的守护者。
交通疏堵事关老百姓的出行便利,也是评价一个城市宜居与否的重要标杆。如何化解堵点,让路网顺畅,是青年榜样“马路医生”田颖涛一直坚持的事情。从警十年、扎根交通优化岗位六年,他用脚步和测轮丈量了东城区管界57条主次干道、1000余条支路、900余条胡同小巷。实地踏勘、搜集数据、调查交通流量……每一次交通优化方案的制订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