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为东莞发展赋能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12-09

  2019年创新驱动•引领未来——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产业院士论坛在东城举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精密工程中心主任杜如虚、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陈宇、广东工业大学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院长王勇等三位专家学者为200位来自东莞各镇街的企业代表及科协工作者,详细介绍了工业4.0、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的前沿话题,为东莞经济把脉问诊;随后专家一行通过深入企业交流考察走访的形式,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东莞的落地与转化。  论坛开始后,东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余浩棠在上台致辞时表示,市科协通过搭建院士论坛系列活动平台,与镇街共谋合作,将为东城进一步联系人才、服务企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东城加快创新、转型提供重要的支撑;未来,东城将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强镇”的发展战略,全力优化创新创业的环境,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努力把东城建设成为创新创业的高地,为海内外英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助推东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好地推进“莞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在本次论坛上,杜如虚院士率先从“韧性智能制造”这一主题入手,重点介绍了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例举了德国、英国、印度、美国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各方面的发展数据对比。他表示,德国的发展经验说明了制造兴国的重要性,而美国的称霸得益于韧性系统,中国的崛起则离不开人口、技术、政策等三个红利。当今的中国,正面临着建立韧性智能制造系统的挑战,必须把集合了集中控制,建立多层防护;自动调节,适应环境变化于一体的智能制造系统,作全面的规划和设计,方能更好地抵御各种灾变,在灾变发生后快速恢复。如何获得“韧性”,他也做了相关的说明,包括通过利用刚性结构解决标准、设备、程序等问题,利用柔性结构中的可重构、动态等系统结构控制来应对灾变;利用各种知识与数据,可实时反馈控制。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