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自成立以来,紧贴首都发展脉搏,打造文化金融特色品牌、建设“文创企业最佳服务银行”,在中国银行业率先探索文化金融,开创多项第一,累计为近6500家文创企业提供贷款支持2500余亿元,自北京有文化金融分类统计以来市场份额始终位居第一,成为中国银行业推出产品最早、小微贷款最多、支持项目最全的文化金融“排头兵”。
北京银行为小微文创企业量身打造“文租贷”合作方案,推出“雍和印象”品牌,擦亮了金字招牌,创新设立文创金融事业总部,成立雍和、大望路2家文创专营支行,19家文创特色支行,打造文创信贷工厂;开创国内“版权质押”贷款第一单;主承销国内首只文化创意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布业内首个IP产业链文化金融服务方案;创新推出“书香贷”特色产品。2018年11月30日,北京银行成立首家银行系文化创客中心,助力首都文创产业优化升级。
争当文化金融“排头兵”
2006年,北京银行向北京市委市政府递交《构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课题,就此开启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探索之路。2009年,北京银行树立全行文化金融战略定位,将文化金融写入全行发展规划,并由总行小企业事业部牵头全行文化金融工作。
可以看到,北京银行自推出创意贷品牌以来,年均增速保持在30%以上,自有文化金融分类统计以来市场份额始终位居第一,在第一届和第二届“首都文化企业30强、30佳”入围的企业中,近70%的企业是由北京银行支持的。
北京银行文化金融覆盖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互联网信息服务、创作表演服务、 数字内容服务、工艺美术品制造、创意设计服务、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休闲观光游览服务等文化核心领域以及文化辅助设备制造等文化相关领域。
数据显示,北京银行累计支持小微文创企业占全部文化金融户数的90%以上,为同业中服务小微文化企业最多、下沉客户最广的金融服务机构。
另外,北京银行支持首都文创产业打造精品力作,支持了一批优质影视剧出品上映,为中国票房冠军《战狼2》的出品方、发行方提供融资支持,贷款支持《红海行动》拍摄。
同时,支持博纳影业、新丽传媒、华录百纳、光线传媒、光环传媒等高成长影视传媒企业,打造出《建军大业》、《人民的名义》、《湄公河行动》、《让子弹飞》、《满城尽带黄金甲》、《功夫瑜伽》等热门影片,《北平无战事》、《步步惊心》等热播电视剧,为万达电影院线、大地院线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支持其院线建设。
探索文化金融特色模式
在总行层面,北京银行成立文化金融领导小组,组长由董事长担任,主管公司业务行领导担任工作小组组长。在小企业事业部牵头全行文化金融推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成立文创金融事业总部,负责文化金融创新机制搭建、创新模式的探索及创新服务的落地,围绕文化金融形成全行业务推动与重点创新落地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在分行层面,成立由一把手牵头的文化金融小组,并组建文化金融服务团队。支行层面,成立19家文创特色支行,成立雍和、大望路两家文创专营支行,形成专营组织架构、专项指标考核、专属业务范围、专职人员配备和单独绩效考核、单独权限设立、单独审批通道、单独额度匹配的“四专四单”配套支持政策。
同时,北京银行联动合作“驱动”,构建首都文化金融服务生态圈。2007年,北京银行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每年提供50亿元专项授信额度。
2010年,北京银行作为唯一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文化部牵头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014年,北京银行与北京市文资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年内为文化企业提供不少于800亿元意向性授信。
2015年,北京银行作为唯一一家金融机构与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授信1000亿元并推出“1+1+10+N”文化创新投融资模式。分别在2010年和2017年,与市新闻出版和广电局签订两轮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金额从最初的100亿元提高到500亿元。2017年,为加大对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合作,北京银行提供100亿元专项额度,支持示范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