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四年间,清王朝正式开海禁,并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了四个海关,分别作为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地的通商地。自唐代开始实行的中国对外贸易市舶制度终于终结,海关制度兴起。
1842年,根据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宁波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被迫开埠。由于长三角是丝、茶等产品的主要产地,浙海关关税税率也明显低于粤海关,西方货船便常来舟山沈家门港停泊,“舍粤就浙”现象不断蔓延。宁波港的繁忙被光绪《鄞县志》卷二记载下来:“鄞之商贸、聚于甬江,云集辐辏,闽人最多,粤人、吴人次之。”
150年后,宁波保税区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承载着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三大主体功能。
27年的积淀成绩斐然,保税区形成了在国际贸易、特色制造、保税物流、外贸综服等四个领域的产业集群。然而专注于实体产业的发展却让宁波错过了互联网经济的上半场,尤其是2009年3G元年开始的移动互联网红利。同时,宁波的港口优势与城市产业发展、城市后方经济腹地并没有很好地联动起来。这些都导致宁波在与杭州等兄弟城市的竞争中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