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自主评审,取消统一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昨天,中共北京市委出台了《关于深化首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制定实施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时,将研究设立创新创业指标。
意见还提出,根据京津冀三地产业准入目录,动态调控和优化人才结构,逐步形成人才随产业有效集聚、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建立规范、统一、灵活的京津冀人力资源市场,搭建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建立京津冀干部人才挂职交流的常态化机制,健全区域内流动人才的待遇保障机制。
此外,北京还将实行更具竞争力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适度放宽引进海外人才的条件,加强对海外人才在项目申请、成果推广、融资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为此,北京将全面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地方性人才法规,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清理规范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为落实该意见,今年有望在职称等多方面陆续出台相关的细则。
今年4月本市已召开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会,贯彻《北京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启动本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在申报条件方面,改革后从教书育人、课程教学、教育教学研究、影响力、学历经历5个方面合理设置各级别的申报要求。同时根据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调整职称申报条件要求。从今年起,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已经不再作为本市中小学教师申报职称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