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两会期间强调:“要不断深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要性的认识,更加积极主动实施这一战略,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深入推进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尤其要发挥‘一核’作用,带动河北雄安新区与城市副中心两翼发展。”
他指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国家战略。正是有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非首都功能才得以疏解,“大城市病”得以治理,首都功能得以优化提升。北京也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释放能量,高质量发展有了广阔腹地的支撑。
“疏解整治促提升”
形成阶段性成果
彼时,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北京市政府决定在2017至2020年期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并制定了实施意见。
2019年,是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第3个年头,也是巩固提质的一年。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北京城正在变得更加“强健、有序、精美”。
“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中,北京的市容市貌得到了有效改善。其中,核心区的1255条背街小巷经过整治达标,其中200条成为示范背街小巷;退出了一般制造业企业399家,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66个,拆除违法建设腾退土地5706公顷,新生违建、地下空间违规住人、“散乱污”企业、占道经营等基本实现动态清零;通过鼓励特色小店发展,建设了1000个便民商业网点;腾退土地增绿1600公顷,建设城市森林13处,“口袋”共有及小微绿地50处,并加快推进永定河、北运河综合治理。
在治理提升城市环境的同时,北京的城市和城际交通网络也在持续完善。2019年,北京地铁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建成通车,广渠路东延实现通车,林萃路实现全线贯通,京沈客专建成通车,北运河通州段全线游船通航。不断推进京唐城际、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启动轨道交通大兴机场北延线工程,加快丽泽城市航站楼建设,完善机场外围交通市政设施保障。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工作也在顺利推进,国家速滑馆整体亮相,首钢滑雪大跳台完工,吉祥物发布。
截至2019年年末,所有竞赛场馆全部完工,冬奥村等非竞技赛场馆也在加紧建设中,同步完善交通、气象、安保、无障碍等配套基础设施,推进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规范使用。
北京市还召开了世界转播商大会和媒体大会,成立了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加快实施“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深化底层技术开发和应用场景,推动新技术在冬奥筹办中的示范应用。
城市副中心建设
正有条不紊进行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2019年北京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2020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蔡奇在北京两会期间多次强调:“城市副中心建设属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保持历史耐心,勇于担当作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好城市副中心。”
北京市人大代表、通州区委书记曾赞荣谈道,2019年是副中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副中心管委会成立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重要成绩。
“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曾赞荣说,副中心的重点项目、教育、民生、医疗等工作进展明显,副中心建设的红利逐步显现。在产业方面,围绕功能定位明显质量提升,一批优质企业也进入了副中心。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目前北京副中心城市框架正在有序拉开,第一批市级机关入驻平稳,行政办公区二期工程启动。城市绿心完成8000亩绿化造林主体栽植,城市绿心绿化任务完成,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文化设施开工建设,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路入地改造等项目也已实现开工。
蔡奇在参加市人大通州区代表团全体会时指出:“过去一年北京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专门提到的,让我们深受鼓舞和鞭策。”